“帝国大厦!”一个乘客说。
莫里森只得中断思索,机械地睬下加速器。他全神贯注地盯着交通信号。红灯停车,绿灯前进。川流不息的车龙,有的向前,有的向后,也有的向两侧疾驶。
莫里森不断地在心里默诵看:“注意!小心!”
火显人开口了:“世界是一个城市吗?埃默森先生。您说不对?那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都集中在这座城市里呢?这是件蠢事,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莫里森又竖起耳朵偷听。
另一个乘客的话音传了过来:“瞧,威廉,那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厦。有一百零二层,住着六万人。”
“我对那种地方毫无兴趣,拉姆先生。我觉得那些人怪可怜的。”
“有什么好可怜的呢?上面空气新鲜,景色优美……”
“空气是什么?”
“这个——空气主要由氧和氮组成,是一种形成地球大气层的物质。我们人类要呼吸,就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就活不下去。”
“我不懂,拉姆先生。空气是人发明的吗?以前不是不需要什么空气吗?”
“这种问题,让埃默森来回答吧,威廉。因为他爱好钻研宇宙奥秘。”
“算了吧,拉姆。”埃默森长叹了一口气,“原来我设想,只有威廉才会向我们揭示人类存在之谜。可是很遗憾,他做不到这一点。归根结蒂,他是人制造的,所以不会比人知道得更多。喂,司机,怎么回事?”
莫里森光顾倾听谈话,险些把车撞上停在前面的那辆卡车的尾部。
“噢,看起来,他是个试管里造出来的人?怪不得面色发青,两眼闪灯呢。这也难怪,他连高楼大厦、汽车、空气都茫然无知。”
“喂,司机,怎么搞的,打瞌睡了吗?!”一个乘客提醒说。
面对绿灯,莫里森却忘记开车,两眼盯着天空出神。他蓦地惊醒过来,连忙踩下了加速器。
“这全怪该死的监察。为什么事先不讲好把其朵也堵起来?那个倒霉的试管人把我都整傻了。哎呀,他们干嘛老说那种话!”
“坐在驾驶座上的机器人会开车,可我为什么却不懂,埃默森先生?”
“他不是机器人,而是与我们一种的活人。”
“那干嘛他始终不说一句话?他是哑巴吗?”
“不,他不是哑巴。行车期间,他必须细心留意交通信号,不允许说话。不过,今天的事他将毕生难忘。因为他第一个运载了世界上头一个机器人,这是件极为荣耀的事情。喂,司机,留神!刚才你差点压死那位站在十字路口上的交通警察!”
十三、迎风招展的旗帜
世界博览会的开幕式结束了。
首先向来自各国的贵宾和新闻界人士致欢迎辞,接着宣读了到会的著名政治家的长长—大串名单。外交官们代表各自的政府,在对方胸前互赠勋章,频频举杯祝贺。
这种情景通过广播和电视向全世界播映。新闻记者激动地报道说,目前全世界人类的友好关系即将揭开新的篇章。为什么呢?因为代表苏联的外交官在大庭广众之中紧紧拥抱着代表美国的外交官,并在对方的面颊上热烈地亲吻着。
在会场前面,陈列馆鳞次栉比,参加国的旗帜迎风飘扬。这些印有太阳、月亮、星星、镰刀和铁锤的五彩缤纷的旗帜迎着和风,正友好和睦地飘拂。
此刻的风,仿佛为欢迎前来观赏人类智慧与想象的结晶的数万人群,把所有的旗帜都吹向同一个方向。
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工程师、建筑师和装潢家们,不仅为了展示本国的工农业产品,同时也为了炫耀本国思想家、作曲家、画家、雕塑家等人的业绩,不惜独运匠心、全力以赴地建造优美别致、雄伟壮观、风格迥异的各式陈列馆。
如今,会场前聚集着几万名观众,他们时而形成巨大的漩涡,时而又汇作一股洪流在缓缓移动。从空中鸟瞰,整个场地简直象一座被洪水包围的城池。
聚成这股人流的是具有各不相同的礼仪、语言、肤色、装束的所有人种的人们。
仓促忙碌、连比带划的南非人;郑重其事、行路稳重的印度人;象孩子般天真烂漫、无拘无束地笑谈着的黑人;默不作声、沉思漫步的日本人;裸露着雪白修长大腿的英国妇女;娇弱矮小的印尼姑娘;蓄着黑胡子、故作正经的沙特阿拉伯酋长;魁梧高大的加拿大人……在人海之中,摩肩接踵,熙来攘往。
这些人尽管长相打扮千姿百态,但此行的目的却全都一样:参观博览会中最令人神往的机器人——威廉和娜塔莎。不过,眼下能先睹为快的,只有新闻、广播、电视记者和有关报道人士。
开幕当天,人们蜂涌至美国和苏联展馆,致使大会工作人员不得不用铁链把展馆围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