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尔顿说,由于新的进展,安娜的复苏从原则上来说是有可能的了——不只是复苏她的身体,还有她整个的人。”
“不是的。”阿尔曼叹了口气,跟真人的叹气实在是太相像了,“我们没那么说过。我们说的是,因为我们对于宇宙的整体认识有了改变,所以从原则上来说,在将来复苏安娜是有可能的。那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现在还不能成为现实。”
“那么,什么时候才有可能?到底是什么样的进展让它变得可能了?”
“这很难用你能理解的方式来解释。我也无法确定该从哪儿说起,才最有可能让你理解。也许我们可以先从这个问题开始:你知道开放宇宙和封闭宇宙的区别吗?”
“不知道。”
“我想你也不会知道。不过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容易说清楚的。你知道远处的那些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吗?”
“知道。就算在我那个年代,这一点也是大多数人的常识。”
“那么,这两者的定义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开放宇宙中,各个星系会不断彼此远离,直至永远。而在封闭宇宙中,星系会在某个时刻改变运动的方向,开始相互靠近。在封闭宇宙中,这种靠近过程的尽头是一次终极坍缩,宇宙会坍缩成一个点,一个密度、压强和温度都无穷大的点。这样说清楚吗?”
“很清楚,可是毫不相干。我感兴趣的是复苏安娜,不是去学什么宇宙学。”
“这我们知道。让我继续跟你解释吧。宇宙是开放还是封闭取决于宇宙内部物质的整体密度。如果密度过低,宇宙就必然是开放的。如果密度大到超过了临界值,那么宇宙就成为封闭的了。你可能会觉得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些话不好理解,我们也不敢保证你能完全明白,但是复苏安娜——你原来的那个安娜——的可能性正是取决于宇宙是开放还是封闭的,因而也就取决于物质的密度,更确切地说,是宇宙的质能密度。”
“你说得没错,我是没听懂。可是,就算我懂了又能怎么样呢?宇宙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又有什么关系呢?”德雷克已经无法掩饰自己的不耐烦了。他又一次体会到自己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阿尔曼代表着一个更加优雅、更加圆熟老到的社会,而他实在是太执著一念、太直截了当了,在这样的社会里只能算是返祖现象的产物。他不知道当今人类的身体特征已经有了什么样的变化,不过他猜想现在的人应该已经不再有指甲和牙齿了。只有他,身上还残留着这些尖牙利爪。
“耐心点。”阿尔曼一眼就看出了德雷克的愤怒和不耐烦,“要是你原来的专业不是音乐,而是数学或者物理学的话……”阿尔曼没有把这种含蓄的批评说完,就又接着说道,“在一个封闭的宇宙中,一些特定的事情会成为可能。封闭的宇宙会有一个最终的终点——末世。在这个所有事物汇合的终极阶段,宇宙本身将缩成一个点。所有的类时曲线和类光曲线①都会集中到这一点,万物也在此会合。科学家和哲学家都知道这一点,在你出生的那个年代就已经知道了。有时人们称它为欧米茄点②。就在末世到来之前的那一刻,曾被知晓的一切——过去和现在的所有信息——都是可以得到的。关于死者——不管是死在一千年前还是一千四百万年前——的每一项信息,也都可以得到。从理论上说来,在末世到来之际,任何一个曾经生存过的人都可以被重新创造出来,得到所有细节都吻合的重生。”
【① 根据相对论,类时曲线和类光曲线分别代表轻质量粒子和无质量粒子在物理上可以实现的运动的时空轨迹。】
【② 美国科学家弗兰克蒂普勒(Frank Tipler)在1994年出版的《永恒物理学》一书中阐述了他带有神学色彩的“欧米茄点理论”,其中包含以下基本观点:1、宇宙是空间上闭合的;2、不存在事件视界,时空的最后阶段就是“欧米茄点”;3、生命终将扩展到整个宇宙,并控制整个宇宙;4、从现在到最后阶段之间经过处理的信息是无限的;5、在最后阶段临近的时候,宇宙中储存的信息将会发散到无穷。阿尔曼在这里说的话就来自于他的理论。】
“也包括安娜!我明白了,我完全明白了。”可是德雷克井没有欣喜若狂,相反却满腔怒火,“既然这是几百万年前的老知识,为什么从来没人跟我说起过?”
“因为这似乎跟你毫不相干。只有在宇宙处于封闭状态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才会存在。在你那个时代,人们观察到的宇宙质能密度是很低的,只有临界密度的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这意味着宇宙是开放的。后来,科学家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结论:宇宙应当是处于开放与封闭之间的临界状态。他们努力搜寻着暗物质存在的实验证据,慢慢地也终于找到了。可是,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他们认为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不过膨胀速度会越来越慢。在这种情形下,欧米茄点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是,这种情形最终改变了。由于我们至今尚不明了的一些原因,最近的探测显示宇宙质能密度已经有所提高,超过了临界点。这预示着宇宙已经进入封闭状态。末世将会来临,总有一天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