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静静地躺在冰棺里,苍白又安详,像一个冰雪女神。她的双眼如同珍珠,皮肤像牛奶一般光滑,又如水晶一股剔透。他飞快地瞥了一眼,然后就赶紧把盖子盖了回去,因为他担心盖子开的时间长了会影响到冷冻系统。不过,就这么一眼也足够了,他已经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以思考别的问题了……
仔细想想,他还是非常幸运的。许久以前,在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他做梦都没想过会有光速飞船和时间膨胀。他当时想得最多也不过是一连串吉凶未卜的过程:冷冻、解冻,再冷冻、再解冻,如此循环往复,在时光中渐行渐远,直到安娜最后被安全地复苏并治愈为止。他还设想过自己醒来之后会面临的种种不确定因素:不知道安娜在哪里,甚或不知道她是否还在冰窟里躺着……
可他并没有遇到这些不确定情况,现在他已经和安娜在一起了。他可以亲自守卫着她,不让她发生任何意外。
如果说返回的旅程跟来时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它比来时还要安静。他仔细检查了飞船上的所有通讯频道——包括电磁频道和微中子频道,想着太阳系里会有什么在等着自己,但却没有任何发现,只是一片寂静无声。两个世纪是很长的一段时间,足够通讯科技实现全面升级。两个世纪也足够——那是一个可怕的设想——人类通过某种方式来完成自我毁灭了。
最后,漫长的旅途终于结束了。飞船在通过德赖托图格斯时慢慢减速,进入奥尔特云的外围边界,然后又穿过了科伊伯带①。还是没什么有人的迹象,连以前执行外太空勘查任务的侦察飞船也不见影踪。等他们飞越冥王星那全是岩石的荒芜地表时,飞船的速度已经降到了最高速度的百分之一。德雷克开始担心起来。
【① 德赖托图格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国家公园的名字,此处为作者臆造的一处太阳系外围天体的名称。奥尔特云是假想中的包围着太阳系的气体云团,距离太阳大约一光年,因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而得名。科伊伯带是目前所知的太阳系边界所在,因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科伊伯而得名。】
他往内行星方向行进。两百年的时间过去了,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余部分到底有了什么变化呢?他对此毫无概念,因而也就无从猜测自己会受到何种礼遇。他是该谨慎慢行,还是该勇往直前呢?
在飞船穿过高高飘浮在黄道上方的小行星带时,这个问题有了答案。一束导航电波锁住了他们,取代了飞船的自动控制系统,操纵着飞船稳稳地降落在了月球上。眼前是一个新的太空港,许多巨大的银柱子排列成一个个等边三角形。一架架飞船——姑且还称之为飞船吧——是一个个黑色的、没有窗户的四面体,就停在这些三角形的中央。两个世纪之后,宇宙飞行——如果它还叫这个名称的话——已经完全改变了。
一个带轮子的小小向导来到飞船的闸口迎接德雷克。它的身体是一个直径一英尺的圆球,上方是一个细细的竖直圆筒,圆筒顶部是由柔软的金属纤维组成的一把小笤帚。
笤帚头机器人向德雷克低头致意,然后就带着他往一个银柱子底邹的椭圆形入口走去。德雷克也跟着走了进去,他已经做好了面对任何情况的准备。虽然没看到哪儿有锁,他外套上的监控器却突然显示外界温度宜人,还有适于呼吸的空气。他按照轮子向导的指示脱去外套,跟着它走过一条短通道,到了另一个房间里。
里面有个男人在等他们,那是个看上去很威严的高个子,长着一双先知般的迷茫的眼晴。这场面简单得有些出乎德雷克的意料:他本以为等着他的会是一个接待委员会,要不就是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武器。但这个人只是点了点头,紧接着就用通用语说道:“欢迎重返地球空间,德雷克默林。”
德雷克发现自己先前的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他已经准备了一大堆应对各种问题的办法,但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被认出来,更没想到他们还叫出了他的名字。
接下来他意识到,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早在飞船还在小行星带里飞行、初次跟导航电波连上的时候,他们应该就已经知道了飞船的来历。数据库里肯定会有飞船的历史,以及它从太阳系失踪的记录。
德雷克很想知道,关于飞船从冥王星逃逸的事情,档案里还说了些什么。“既然你们知道我的名字,想必你们也已经知道我的过去。如果是这样,你们也应该知道我是来寻求帮助的。”
这个人问候他时用的居然是他所熟知的语言,这一点的确很奇怪。
帕尔里昂在德雷克刚复苏时就能跟他交谈,那是因为他为德雷克的到来做了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而且对他生活的时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难道语言已经停止发展,历经几个世纪都完全不变了?或者眼前这个穿着长袍的人只是学会了这一句通用语,为的是给自己一个正式的问候?
就在这时,这个人点了点头,又开始说话了:“我叫特里斯蒙索雷尔。你的事迹从很早以前一直流传到现在,因此我的确对你的过去有所了解,不过早期的那些记录很不完备。是的,其中一个版本说,几个世纪之前,你的飞船失去了控制,你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带去太空深处的。而另一个版本则说,你从古冥王星冰窟中搬走了一具冰冻的尸体,跟着你的飞船就迅速离开了太阳系,这两个事件之间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你是故意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消失的,尽管这种说法非常令人困惑。我希望你能做出解释。不过我们得先到另一个地方去,那样我们的交谈会更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