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史记》大都剪裁别人的多,就是当代列传恐亦有底稿,自著者只有《诸侯王年表》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二一

汉家形势强弱,摹写各极工妙,其于转弱为强处,尤著精神。盖吴楚七国之后以侵削诸侯为得计,故史公写之不遗余力也。此事必参看孟坚所著《诸侯王子》,然后得失利害之际,可得而议云。

气古法古笔古,十表序中,此为第一。

————储欣《史记选》卷二

太史公序“形势”二字,其主意也。……一篇之中,反复照应,而结之以仁义为本,与周之亲亲尊劳同道,封建所以公天下,其义自见。

————汪越《读史记十表》卷五

此文以末二语(形势虽强,要之以仁义为本)为主。此非真颂美也,探其削弱诸侯之意而为之词耳。

————吴汝纶《桐城先生点勘史记》

正文: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896],泰山若厉[897]。国以永宁,爰[898]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899]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国”[900],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901]。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902],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903],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904],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905]。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906],余皆坐[907]法陨命亡国,秏[908]矣。罔[909]亦少[910]密焉,然皆身无兢兢[911]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912]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913]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914]之,得以览焉。

集评:

迁序十表,惟十二诸侯、六国、秦楚之际、惠景间侯者称太史公读,谓其父所欲论著也。故于高祖功臣称余读以别之。周之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事由五伯,而其微兆则在共和之行政;秦并六国,以周东徙,乘其险固形势,故僭端早见于始封。自虞夏殷周及秦代,兴皆甚难,而汉独易,以秦之重而无基也。先王之制封建,本以安上而全下,故惟小弱乃能奉职效忠,此数义者,实能究天人之分,通古今之变。或迁所闻于父者信如斯,或其父所未及而以所学推本焉,要之皆义所弗害焉尔。

————方苞《望溪集》卷二

汉武以列侯莫求从军,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迁不敢斥言其过,故微词以见义,言古之道,笃于仁义以安勋旧,而今任法刻削,不同于古,帝王殊礼异务,各以自就其功绪,岂可混而一之乎?刺武帝用一切之法以侵夺群下,而成其南诛北讨之功也。

————方苞《史记注补正》

孝武殚括利源,尊显卜式,而功臣、列侯莫肯输财助边。于是元鼎五年,坐酎金夺爵者百余人,而高祖功臣尽矣。亡非其罪,所谓“网亦少密”也。知此,则是篇婉转叹息之意雪亮。

————姚苧田《史记菁华录六国表》

读《功臣年表》以侯功为主。……

按功臣封王在高帝四年五年间,是时天下初定,如韩彭等不得不王之耳。自六年以后,汉约非刘氏不王,非军功不侯。凡有罪失侯者大约如酎金,如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如为太常酒酸,罪之轻者也。余罪如为太守知民不用赤仄钱为赋,如不偿人责,如尚南宫公主不敬,如出入属车间,如坐出界,如买塞外禁物,如入上林谋盗鹿,如为太常与乐舞人阑入函谷关,如卖宅县官故贵,犹皆在可议之列也。余重罪则谋为大逆大不敬,过律奸淫,略人伤人,总之所谓不奉上法者也。或但云有罪,疑狱也,不明所坐,或史阙之。

按太史序曰: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叹不能副河山带砺之誓,而苗裔衰微也。今第追录侯功,谓察其首封所以得尊宠,而各书罪状国所自除,则所以失之而致废辱者,责在下矣,故曰“当世得失之林也”。然本其先,天下初定,大都名邦户口散亡,渐以益息,乃至富厚。未几,子孙骄溢,不能笃于仁义,奉上法,以自取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