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题解:

“文景之治”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间,提倡农耕,多次减免农田租税,减轻刑罚,废除肉刑,尽力消渳战争,对反叛的侯王们也能以德抱怨……虽说从本质上讲还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汉王朝的统治,但在经历了战国至秦末的长期战乱之后,这些政策对经济的恢复和政治的稳定都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他的宽厚、俭朴、勤政、爱民,截然不同于骄奢淫佚的暴君,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

这篇本纪记载了孝文帝的种种仁政,刻画出一个贤圣有为的封建君主形象。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不同的是,本文没有扣人心弦的紧张情节、尖锐强烈的矛盾冲突,作者只是用舒缓的节奏,按照年代顺序选择关键事件娓娓道来,如和风细雨,似清泉细流,给人以别样的阅读感受。司马迁在此文中并未刻意地描绘沧海桑田的历史风云,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与匈奴的几次战事、改革币制、变更经济政策等在此文中被轻轻带过,以至于读者若想详细了解还得参阅《史记》的其他篇章如《匈奴列传》、《平准书》等;此文中还淡化了文帝在位期间许多残酷的政治斗争。司马迁对史料的此种剪裁是耐人寻味的,从表达效果来看,一方面,文帝的仁政、德治被突出强调;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由于本文的舒缓节奏与对历史变迁之感慨的消解(司马迁在《史记》中更多表现的是对历史风云变幻无常的深沉感慨),汉文帝的仁政、德治似乎从变幻的历史风云中被定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永恒”之意味,表现出司马迁以之为楷模的立传动机以及对汉文帝仁政、德治的高度评价。

司马迁以文帝为楷模有深意在焉:无论是节俭、仁厚,还是减轻刑罚、消渳战争,都与汉武帝的穷奢极欲、酷吏统治、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么,本文结尾说:“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自然也是“微言大意”,是对汉武帝“封禅”的批评。

本文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录了许多文帝的诏书,这其实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巧妙借用,司马迁不以自已的主观议论来评价汉文帝,而是让汉文帝“夫子自道”,以此一方面表现了文帝治天下的才能,一方面反映出文帝仁爱宽厚的内心世界和谦让俭朴的思想品格。这些诏书不是虚伪矫情的官样文章,而是言为心声,情真意切,“且所行政事,又足以副之,非讬诸空言者比也”(李景星《史记评议孝文本纪》),能深深地感染打动读者。在这篇本纪的结尾,作者还巧妙地借景帝之诏,群臣之议,以“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大于孝文皇帝”表现了司马迁对文帝的整体评价,饱含赞颂之情。

正文: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546]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547]。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后》语[548]中。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549]非止此也,特[550]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喋血[551]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552]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553],然卒践天子之位者[554],刘氏也,天下绝望[555],一矣。高帝封王子弟[556],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557],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558],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559],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560]?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561]未定。卜之龟[562],卦兆得大横[563]。占[564]曰:“大横庚庚[565],余为天王,夏启以光[566]。”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于是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还报曰:“信矣,毋可疑者[567]。”代王乃笑谓宋昌曰:“果如公言。”乃命宋昌参乘[568],张武等六人乘传诣长安[569]。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

昌至渭桥,丞相以下皆迎。宋昌还报。代王驰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车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间言[570]。”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571]。代王谢[572]曰:“至代邸[573]而议之。”遂驰入代邸。群臣从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郢、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皆再拜言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帝子,不当奉宗庙[574]。臣谨请(与)阴安侯列侯顷王后与琅邪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575]议曰:‘大王高帝长子[576],宜为高帝嗣。’愿大王即天子位。”代王曰:“奉高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佞[577],不足以称宗庙[578]。愿请楚王[579]计宜[580]者,寡人不敢当。”群臣皆伏固请。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581]。丞相平等皆曰:“臣伏计之[582],大王奉高帝宗庙最宜称,虽天下诸侯万民以为宜。臣等为宗庙社稷计,不敢忽。愿大王幸听臣等。臣谨奉天子玺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583],寡人不敢辞。”遂即天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