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贞云:“篇言十二,实叙十三者,贱夷狄,不数吴”,非也。十二君皆表其年,如《春秋》所书,而独吴自成公七年始入春秋。寿梦以前,世可略数,而年历多寡不详;可详者,止于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十二国,非以吴为夷狄不数称十二也。十二诸侯之年皆始春秋,吴年终春秋三之一,故附于末。
————郝敬《史汉愚按》卷二
读《十二诸侯年表》以周为主。
按《十二诸侯年表》并与《三代世表》之末相接续。鲁始真公,齐始武公,晋始靖侯,秦始秦仲,楚始熊勇,宋始釐公,卫始釐侯,陈始幽公,蔡始武侯,曹始夷伯,燕始惠侯,皆所谓自共和也。《三代世表》下十二国无郑者,郑至周宣王始封,其母弟友也。吴寿梦始见于周简王元年。冠周于上,尊王室也。书甲子于周之上,纪天道也。表元年诸侯各以次相及,详历数也。书孔子生,尊圣人也。书孔子去留,悼道之不行也。书诸侯相侵伐,明王室不能讨也。书篡逆,罪无君也。灾异必书,敬天也。书会盟,重息民,且见夷夏之势所由分也。书弑逆臣,明法也。诸侯之事必举其要,谓《春秋》、《国语》学者所讥盛衰大指也。观世家所载之详,乃知此表断其义,不骋其词,非独具年月世谱而已。盖自厉而宣,自幽而平,周辙既东,以及春秋二百四十年之大势也。
————汪越《读史记十表》卷二
表至著年以事附之,自宜摘其会盟、征伐、兴衰、成败大事列于篇,要以简要明晰为贵,一切闲文细事均宜从略。太史公《十二国年表》,次第条理得其大纲矣。或有失之于闲碎,不必书而书者,盖以史公有好奇之病而误也。
————牛运震《读史纠谬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太史公作《十二诸侯年表》,实为《春秋》、《国语》作目录,故云“为成学治古文者要删”。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七
正文:
六国年表第三
太史公读《秦记》[849],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850]用事上帝,僭端[851]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852]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853]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854]矣。是后陪臣[855]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856],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857]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858]剖符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859]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860],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861]”。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yǔ]兴于西羌[862],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 [863],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864]。悲夫!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集评:
《六国表》:“秦灵公八年初,以君主妻河。”言初者,自此年而始,不知止于何时。注家无说,司马贞《史记索隐》乃云:“初以君主妻河”谓初以此年取他女为君主,君主犹公主也。妻河,谓嫁之河伯,故魏俗犹为河伯娶妇,盖其遗风。然则此事秦魏皆有之矣。
————洪迈《容斋三笔》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