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绿灯亮了,汽车自动行走起来,转眼间就进入市场。每个商店都敞着门,里面摆满各种物品:华丽的服装,各种各样的水果、糕点,五颜六色的、香喷喷的甜食……,所有的商品都有精巧的装演,奇怪的是,市场里连一个人也没有。
汽车在一个汽油泵旁边自动停下,车里的声音响了:“请原谅,汽油没了,我得加点油,您就在附近的商店里转转吧。”
逛商店之前,拉姆先看了看那个汽油泵。一条细细的油管自动升起来往汽车里灌油,加过油它又自动抽回去,挂在原先的地方。
拉姆转身朝甜食店走去。店里摆满一碟碟的甜食点心,可就是没有老板也没有顾客。他吃了两碟炸奶团、两碟糖胶奶丸子和一碟豆面煎饼。吃完,他用手中擦擦嘴,起身往外走。突然,有人对他说:“先生,请您付八安那①。”
拉姆吃惊地转过身,可是,人呢?他很纳闷,但他压住自己的惊讶,说:“我现在口袋里连一个拜沙也没有。”
那声音说:“没关系,先给您记上账。”
这时,“咔喳”响了一下,拉姆这才看见,在通常是老板坐的位置上,安装了一台机器。拉姆一说话,那机器上的灯就亮了,同时“哒哒”地响了两下,接着从机器里伸出一只带弹簧的铁手。这铁手托着一个小瓷碟子,碟子里放着一张打印的账单,账单上写着“八安那”。
那个声音又说:“请把账单装在衣袋里,离城的时候好结账。”
拉姆呆呆地拿了纸片,走上汽车。
汽车问道:“上哪儿去?”
拉姆说:“我累了,找个休息的地方。”
汽车在一个富丽堂皇的旅馆门前停下。车门自动开了,接着旅馆的门也
①印度的货币单位,现已废止。旧币帛卢比=16安那,1安那=4拜沙。开了,拉姆走了进去。现在他开始有点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他四下看了看,只见一旁摆着一架大机器,他一进来,那机器上的各种颜色的灯就闪亮了。拉姆走近一步,对机器说:“我要一个房间。”
机器问:“你叫什么名字?”
“拉姆。”
“打哪儿来的?”
“从国王的城里。”
“怎么来的?”
“沿着魔木材攀登来的。”
“在这里待几天?”
“直到看见人的时候。”
机器笑了,拉姆也笑了。
机器说:“您瞧,正面这间小房子,叫做电梯,您进去站好,它会把您带到您的房间里。”
拉姆照着做了。电梯把他带到一个大房间的门前。拉姆一走近,门就自动开了。
进去一看,房间挺宽敞,摆满各种各样的机器。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张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个小孩。小孩的眼睛里有一种异样的光芒和奇特的吸引力。他的两只手都只剩下大拇指,别的指头全没有了。
拉姆说:“您好!”
孩子说:“哈罗!”
拉姆:“你的手指都哪儿去了?”
孩子:“要那么多手指干什么!这里一切事情只要揿揿电钮就办妥了,所以,有一个大拇指就够了。”
拉姆问道:“这城里的人都住在哪儿?我到过市场,也经过许多大街小巷,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地方我都走遍了,除你以外,再没见到第二个人。这城里的人都到哪儿去了?”
孩子:“这城里没有人,只有机器和电钮。”
“人呢?”
孩子叹了口气说:“都死了,有自己死的,有被别人杀死的。现在,城里除我以外没有第二个人了。”
“你的父母呢?”拉姆问。
“他们也死了。我爸爸是本城的主人,他对赚钱很有兴趣。他在城里到处开工厂,工厂里有成千上万的工人。他很喜欢购买新式机器。有时,一部新机器来了,它不是顶一个而是顶一百个工人劳动。我爸爸在工厂里装上这种新机器,就要裁减工人,只留一个工人管机器,其余的九十九个都辞掉。这样一来,机器越是增加,失业的情况就越严重,饿死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了。”
“嗯。你爸爸干吗要这样做呢?一部机器能顶一百个工人干活,那很好嘛,可以把一百个工人留下来,让他们每人都只干一丁点儿活。比如说,原先干十二个钟头的,现在只干十二分钟。”
“可我父亲不这么想。他常说,我的工人就是干十二个钟头的。一百个也好,一个也好,反正都得干十二个钟头。”
“这是为什么呢?机器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人为机器服务。人们应当从 高效率的好机器中得到好处——减轻劳动。我就是这么看的。”
“我父亲偏不这么看,他宁可减少工人,也绝不答应缩短工作时间。他说,那样做,工人要变坏的。机器要是零件坏了,换上新的,它又重新运转;可是工人呢,要是他们变坏了,谁能把他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