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轻地摇晃着同志的肩膀,但穆兴仍没有恢复知觉。这时他爬到放暖水瓶的地方,弄湿了手帕,摸索着给地理学家擦了擦脸。他觉得对方动了一下。
沃洛嘉给穆兴作了几次人工呼吸。他轻轻地呼唤:
“尼克莱!喂!尼克莱!你这是怎么了?你怎么了?”
沃洛嘉意外地惊呆了。他竟没有听见自己的呼叫声,的耳朵里好象塞满了大团的棉花。
“我聋了,”他猛然想到。沃洛嘉张大了嘴大叫“喔啊……”,黑暗中什么也听不见。好象在许多公里之外传来隐约的回声。
青年用颤抖的手指擦掉了脸上偌大的汗珠。他闭上眼睛,攥紧拳头,想用坚强的意志来克制强烈的心跳。他感到仿佛马上会发生不可挽救的灾难:潜水球一漏水,成千上万吨的水将冲近舱内。
二
第一个拥抱卡维尔金的是船长。他把高大的满身是水的学者贴在自己雪白漂亮的制服上。学者看出船长的眼圈有些湿润。
“一切都很顺利,马尔廷阿夫古斯托维奇,”卡维尔金微笑了。“许多年前您曾和小海员果沙②的那番谈话,经过科学的试验,宣告成功了。”
【② 果沙:即伊高里的小称、爱称。】
两人会意地笑了。
“是啊,时间啊!”船长含糊地说,“呶,看见了我们的小伙子们吗?”
“在那里工作呢。在火山口旁边看见我时,好象非常惊讶。”
卡维尔金回到自己舱里去了。换好衣服,他走上甲板,登上船长台。船长不在,学者就开始细看这艘轮船。某些地方它很象“捷日涅夫号”船,那是他青年时代工作过的船只。
伊高里瓦西列维奇眯起了眼睛。这一瞬间他回忆起十四年前的事。
淡紫色的晚霞映椭天空。霞光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好象要它也燃起同样的光辉。已经看得见前面的陆地。这远处的白色城市里长满远东的松柏,宽广的马路上车水马龙,沸腾着欢乐的生活。
十九岁的果沙,也就是海员伊高里卡维尔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他把爷爷留给他的小木箱已经抬到甲板上,默默地坐在它的上面,计算着最后的几节里程。箱子里是为他温柔可亲的妈妈带来的礼物:一条鲸须,一小块龙涎香,珠母贝,还有一条朝鲜绸的大方巾。
果沙乘“捷日涅夫号”到鄂霍次克海已经一年了。“捷日涅夫号”不是果沙童年时所幻想的海轮,也不是远航的大货轮,甚至不是近海航行的轮船。海港的登记簿上写着“捷日涅夫号”是一万一千吨的海底电缆船。
但对于果沙来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船。
整个地球的海底都布满了联络用的电缆,它们把大陆和主要的岛屿连系起来。在第一次入海时,大副鲍利斯斯捷潘诺维奇喝了几杯酒,情绪很高。他一只手搂住果沙的肩膀对他讲,如果没有这些电缆,世界的前途该有多么可悲。
按照他的说法,似乎没有这些电缆就不可能有任何文明成就,而国际间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海洋中金属脊椎的成千上万只的“海蛇”发生故障而引起的。
“你可知道,小海员,”鲍里斯斯捷潘诺维奇亲切地说,“你可知道,不学无术的小鳁鲸,咱们舱内的轴上缠着七万公里长的电缆。我们出海五、六次就可以在赤道一带把咱们的地球完全缠绕起来。”
果沙不止一次地进到货舱里,这舱很象圆筒状的油罐车。大轴上缠着无数圈的灰色长龙在里面静静地睡着。可是他从来没想到“捷日涅夫号”对全球的人毫无例外地具有这样重要的意义。他同样没想到(果沙把船上所有风尘仆仆的面孔都回忆了一下)他们的全体船员那是祖国最需要的人。
使果沙最感惊奇并使之陶醉的是他自己在这个伟大事业个的作用。要知道,他也是从事伟大事业船只的一个成员。
果沙在亲切的拥抱中尽量把身体挺得笔直。他们站在船头吊杆下,这是往海里输送电缆用的带有两个巨大滑轮的大托架。不久前这个大吊杆使果沙很不愉快。当然喽!当他还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幻想船头象刀刃一样锋利的真正的大轮船。而这艘船象个什么样子呢?这两个滑轮使得这艘船好象叭儿狗的狗头——至少果沙是这样看的。而现在呢,这亲爱的美好的吊锚杆使得果沙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愉快。正是因为有它,才使得“捷日涅夫号”的轮廓完全不同于军用船、商业船、渔船、客运船以及油槽船等。吊锚杆意外地成为职业的象征,是荣誉的标志。
“就是这样,小海员,”鲍利斯斯捷潘诺维奇说。“你要是能理解我,那就更好,如果没有理解,那就是另一回事。等我们到了海参威,你可以到商船上工作,我也可以介绍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