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4  ★★★收藏章节〗〖手机版

[23]“一尺”三句:谓有限的物质,可以被无限的分割。此命题具有非常科学的辩证法思想。捶,木棍。

[24]相应:相互辩论。

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1],饰人之心[2],易人之意[3],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4]。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5],此其柢也[6]。

然惠施之口谈[7],自以为最贤[8],曰:“天地其壮乎[9]!”施存雄而无术。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10],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益之以怪[11]。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12]。弱于德,强于物,其涂隩矣[13]。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其于物也何庸[14]!夫充一尚可,曰愈贵道,几矣[15]!惠施不能以此自宁[16],散于万物而不厌,卒以善辩为名。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17],逐万物而不反[18],是穷响以声[19],形与影竞走也,悲夫!

【注释】

[1]桓团:姓桓名团,赵人,辩士。 公孙龙:姓公孙,名龙,字子秉,赵人,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坚白同异”之论。

[2]饰:蒙蔽。

[3]易:改变。

[4]囿:局限。

[5]特:独。

[6]柢(d底):大略。

[7]谈:辩。

[8]贤:高明。

[9]壮:伟大。

[10]倚:本作“畸”,奇异。 黄缭:楚人,善辩。

[11]益:增加。 怪:奇谈怪论。

[12]适:和适。

[13]隩(y遇):水涯深曲处。比喻狭隘而偏曲。

[14]庸:用。

[15]几:殆,危险。

[16]此:指元道。

[17]骀(di代)荡:放荡。

[18]反:通“返”,返归。

[19]穷:尽,灭。 响:回响。

【文化史拓展】

本篇是一篇系统、全面地评论先秦各家学说的学术史论文,是对当时各家各派学说的理论总结和批评。作者阐述了着《庄子》之意,对于后人更好地理解《庄子》一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顾实说:“不读《天下》篇,无以明庄子著书之本旨,亦无以明周末人学术之概要也。”本篇作者当为战国末年的庄周后学。

作者首先指出天下最完美的学说,是对宇宙人生本原进行会面体认并能包容一切的学说,即古代的“道术”,而天人、神人、至人、圣人,正是施行这种“道术”的人,他们具备“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后世的君子、邹鲁之士、搢绅先生之类则不同,他们虽然“皆有所长”,但只是一曲之士,皆执一孔之见,因此天地的纯真之美与古人的体道精神,隐而不显,“道术”也分裂成为名种各样的“方术”。接着,作者对各派学说的历史起源和自身价值进行了评估。其中除对关尹、老聃与庄周这一派基本上持褒而无贬的态度外,对其他各派较为客观公正地进行了评述,做到了既有肯定又有批判,这对我国后代学术批评产生了广泛而有益的影响。关于本篇作者对各派的评论在前面总论中已阐述得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存的先秦文献中,就阐述庄子的文字来看,本篇对庄周学派的评论最为全面而精审,对准确地理解《庄子》一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较具体地作一分析。

《天下》篇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来归结庄子的言说特征。在作者看来,庄子的言说已脱离了一般言说的常规,话语的悠远难稽,言论的空大无实,辞说的不着边际,谈论的恣纵任意,语意的隐晦难解等等,都使他的文章几乎成了一座语境迷宫。那么,庄子为什么要运用这种特殊的言说方式呢?答案是“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即天下人皆沉迷不悟,不可用庄正的话去跟他们谈论,这就是庄子何以采用奇特言说方式的根本原因。庄子的言说方式即“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三言”与《寓言》篇中的“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中的“三言”有所不同,本篇中的“三言”的阐释指向更倾向于揭示其作为一种言说方式的独特的性质特征。但《寓言》篇以“藉外论之”来阐释“寓言”,却也是能揭示出庄子这一言说程序的独特性的,故一直被人们视为一把不可或缺的解庄钥匙。

庄子以体悟玄虚之“道”为最高目的,以“三言”为主要的言说方式,这些都必然使他的文章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对此,《天下》篇阐述云:“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意思是说庄子文章壮伟瑰奇、滑稽诙谐,每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虚构故事来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以便婉转合物而不使世俗之人的情感遭受伤害为艺术风格。从庄学阐释史来看,这段话无疑具有导夫先路的开创意义。如西汉司马迁的“(庄子)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鲁迅先生的“(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语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之”(《汉文学史纲要》)等等,所有这些对庄子文章艺术风格的评论,都无不可以看出是有《天下》篇阐释指向的影子在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