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讨论】
1、 篇是怎样运用《齐物论》篇的基本观点来展开论述的?
2、 中河伯、北海若第一番问答,极力从“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通向“大”的无限境界。你认为作者是否就认为“大”便是大道的体现?为什么?
3、 前人每每指出庄子文章具有汪洋恣肆的风格特征,试分析本篇河伯、北海若数番问答所体现出的这一风格特征。
4、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说明在庄子虚无主义言论中包含了对语言文字局限性的深刻认识:
(1)、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选自《秋水》)
(2)、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困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心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选自《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