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④ 传:有两种解释。一指师所传授于己者;一指己所传授于他人者。《集注》:“传,谓受之于师。”取前一义;《皇疏》:“凡有所传述,皆必先习,后乃可传,岂可不经先习而妄传之乎?”郭翼雪《履斋笔记》云:“曾子三省,皆指施于人者言,传亦我传乎人。传而不习,则是以未尝躬试之事而误后学,其害尤甚于不忠不信也。”焦循《论语补疏》谓:“己所素习,用以传人,方不妄传,致误学者,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都持后一种解释。

1.5 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③事而信,节用④而爱人⑤,使民以时⑥。”

【注释】

① 道:治理。《马注》:“道,谓为之政教。”皇侃本作“导”。

② 千乘:乘,四马拉着的兵车。千乘之国即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旧注对千乘之国的具体大小纷争不已,但从《论语》其他篇章所述来看,此时千乘之国已经不算大国了。

③ 敬:《说文》:“敬,肃也。”《释名释言语》:“敬,警也,恒自警肃也。”

④ 用:财用,开支。

⑤ 人:《皇疏》:“人是有识之目,‘爱人’则兼朝廷也;民是瞑闇之称,‘使之’则唯指黔黎也。”刘逢禄《论语述何篇》亦谓“人”与“民”对举,人指臣子,民指百姓。

⑥ 使民以时:“使民”指征集百姓从事各种役作。“时”特指农时,“以时”意为不违农时。《皇疏》:“以时,谓出不过三日,而不妨夺民农务也。”

【文学链接】

“敬事而信”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也常常得到史家的特别注意。这些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不但印证了孔子的这一主张,而且往往生动鲜明、意义深刻,成为叙事文学中的经典片断。

齐鲁柯之盟 《春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传曰:何以不日?易也。其易奈何?桓之盟不日,其会不致,信之也。其不日何以始乎此?庄公将会乎桓,曹子进曰:“君之意何如?”庄公曰:“寡人之生则不若死矣。”曹子曰:“然则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庄公曰:“诺。”于是会乎桓。庄公升坛,曹子手剑而从之。管子进曰:“君何求乎?”曹子曰:“城坏压境,君不图与?”管子曰:“然则君将何求?”曹子曰:“愿请汶阳之田。”管子顾曰:“君许诺。”桓公曰:“诺。”曹子请盟,桓公下,与之盟。已盟,曹子摽剑而去之。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雠,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

徙南门之木 《史记商君列传》

以卫鞅为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烽火戏诸侯 《史记周本纪》

幽王以褒姒为后,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楚厉王有警鼓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思考与讨论】

《荀子?议兵》云:“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结合荀子的这段话,理解本章“敬事”的含义,并思考它在今日有什么意义?

1.6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③,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