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若干弟子言行的经典。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生年有两说,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1),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0),民国政府取前说,并推定生于公历九月二十八日。是以历来纪念孔子诞辰,以及近两年开始兴起的官方祭孔,都持此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终年实七十二岁。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是殷人,他也曾说自己“丘也,殷人也(《礼记檀弓上》)。”周武王灭纣后,封微子启于宋,是为春秋时期的宋国。宋国传至四代宋愍公,愍公不传位于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自己的弟弟炀公,于是发生争夺君位的动乱。炀公被愍公次子鲋所杀,但本应继承君位的长子弗父何把君位让给了弟弟鲋,自己一变而为辅佐公室的卿大夫。弗父何的五世孙孔父嘉,名嘉,字孔父,因为获赐族之典,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字为氏,遂曰孔氏。宋殇公继位,孔父嘉受遗命辅佐嗣君。宋大夫华父督欲弒君,遂杀孔父嘉。孔父嘉的后人孔防叔畏惧华父督的逼迫,出奔到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孔子,故孔子为鲁国人。叔梁纥为鲁鄹(也写作陬,或邹)邑大夫,故《论语》记时人又称孔子为“鄹人之子”。
钱穆在他所著的《孔子传》(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版)中认为,孔子之先世,在微子启受周封为宋国君时,遂从王室降为诸侯;到弗父何把国君之位让给其弟鲋时,又由诸侯而变为世卿大夫;在孔防叔奔鲁后,则又连世卿之位亦失去,而变为士族之家,孔防叔在鲁国为防大夫,但也只是受禄为大夫,并没有采邑之封,故仍是一士人。这是孔子的家世概况。
关于孔子本人的生平行事,除见于《论语》者之外,还散见于《左传》、《孟子》以及《礼记》等文献中。由于史料缺失,其生平中的许多事迹都有争议,详述其本末、辨析其疑误,远非本文所能胜任。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是现存最早的一篇传记,尽管后人指出有许多不实之处,但仍可借以了解孔子的大致生平,本书附录中全文收入了这篇传记,可以参读。钱穆的《孔子传》是今人所作较扼要而审慎的一篇传记,对其生平中的问题与疑点作过考证与辨析,可供参考。撮举《世家》及钱穆等人的考证,粗陈梗概的话,孔子成年后曾仕为“乘田”、“委吏”等低贱之职,约在三十岁之前,即授徒设教。三十五岁左右因鲁国内乱而适齐,一年后(或说数年)返鲁,继续教授弟子。据《世家》,约在五十一岁左右,鲁定公用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后即升为司空、司寇,先后有相定公赴齐鲁夹谷之会与隳三都的举措。由于主鲁国之政的季桓子信谗言等原因,五十四岁时遂去鲁适卫,周流诸侯间十四年之久,至鲁哀公十一年始反鲁。此后一直居于鲁国,教授弟子,从事著述,直至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卒。
除了短暂的出仕之外,孔子一生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教授弟子。《孔子世家》称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多人,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其中有许多非常突出而著名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专门为孔门弟子作了《仲尼弟子列传》,本书也附有这一传记,可藉以了解孔子的弟子们的情况。
二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是一个所谓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变化相当剧烈。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诸侯虽然名义上仍臣服于周天子,但实际上已各自行其是,互相以武力相征伐,并不听命于中央王朝。同时,各诸侯国内部,有权势的公卿大夫也逐渐掌握了实际的权力,成为事实上的当权者。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争夺霸权的斗争,各国内部的权臣之间也经常为权力而发生冲突。在激烈的社会变动面前,西周初年建立起来的以礼乐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首当其冲,遭到严重破坏。社会政治失序、伦理道德败坏,已经到了非要先知先觉者作出思考和回应不可的地步。
这一状况还同时引发了另一个相关的、甚至更为迫切的问题,即随着社会的变动,开始出现一个独立的“士”阶层。从没落的贵族子弟和普通百姓中产生的士人,凭借自己的才干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日益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新兴阶层的成员们摆脱了建立在血缘和出身基础上的责任承担机制和价值评判体系,与周初以来人们将个体成员的生命价值植根于宗国家族这一集体中的状态相比,这是一种近乎无所依傍的境遇。为此,他们迫切需要寻找相应的替代机制和价值标准。用现代的话语来说,这个问题最终归结到人的生命价值问题,即:一个社会中的个体成员,应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在中国文明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严峻的问题。
孔子躬逢此时,第一个承担起寻找重建秩序之良药的历史重任,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智慧,为中国文明、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他用一生的思考与实践,为自己身后两千年来的人们奠定了最基本的思想范围,确立了永恒的精神探索课题,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少数几位先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