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 生:《马注》:“言人之所以生于世而自终者,以其正直也。”《郑注》:“始生之人皆正直。”《集注》:“程子曰:生理本直。”
② 罔:不正直。指不正直之人。
③ 幸:侥幸。
④ 免:免于夭死之意。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①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②之者。”
【注释】
① 好:音ho,喜好。
② 乐:音l,以之为乐。
【集说】
《包注》:“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
《皇疏》:“谓学有深浅也。知之,谓知学问有益者也。好之,谓欲好学之以为好者也。乐,谓欢乐之也。”
李充:“虽知学之为益,或有计而后知学,利在其中,故不如好之者笃也。好有盛衰,不如乐之者深也。”
《集注》:“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
《朱子语类》:“人之生便有此理,被物欲昏蔽,故知此理者少。好之者是知之已至,分明见此理可爱可求,故心诚好之。乐之者是好之已至,此理已得之于己。凡天地万物之理,皆具足于吾身,则乐莫大焉。”
《新解》: “本章‘之’字,亦指道。仅知之,未能心好之,知不笃;心好之,未能确有得,则不觉其可乐,而所好亦不深。……孔子教人,循循善诱,期人能达于自强不息、欲罢不能之境,夫然后学之与道与我,浑然而为一,乃为可乐。”
【思考与讨论】
对此章的解释,从《包注》到《集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认识这种变化?如何理解此章之意?
6.21 子曰:“中人①以上,可以语上②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
① 中人:中智之人。《王注》:“两举中人,以其可上可下。”
② 上:《王注》:“上谓上智之所知也。”
【集说】
刘开《论语补注》:“天下无生而可以语上之人,以夫子之圣,犹必下学而上达,况贤人乎?故即有中人以上之资,必学造乎中人以上,而后可与闻斯道焉。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故今之所谓中人以上,即昔之不安于中人者也;今之所谓中人以下,即昔之自安于中人者也。然则可以语上者无常,中人能不力乎?不可语上者皆是,中人敢自恃乎?吾故为之说曰:‘凡上焉者皆无不可语者也,凡下焉者皆无一可语者也。唯有中人介乎可语不可语之间,力能上则吾以是启之,甘于下则吾不能以是教之矣。’”
《集注》:“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张敬夫曰:‘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盖中人以下之质,骤而语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将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终于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语之,是乃所以使之切问近思而渐进于高远也。’”
《正义》:“孔子罕言利、命、仁,性与天道,弟子不可得而闻,则是不可语上。观所答弟子诸时人语各有不同,正是因人才知量为语之,可知夫子循循善诱之法。”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②,可谓仁矣。”
【注释】
① 务民之义:之,注疏家释如“的”,《译注》独视作动词。务民之义,《王注》:“务所以化道民之义也。”《集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② 先难而后获:《孔注》:“先劳苦而后得功。”范宁:“艰难之事则为物先,获功之事而处物后。”《集注》:“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
6.23 子曰:“知者乐水①,仁者乐山②;知者动③,仁者静④;知者乐⑤,仁者寿⑥。”
【注释】
① 知者乐水:《包注》:“知者乐运其才知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
② 仁者乐山:《集解》:“仁者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