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注释】

① 说:同“悦”。

② 中道而废:废,停止,在此章中有特定含义。《礼记表记》记孔子云:“向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可以说明此章“中道而废”之义。

③ 画:《孔注》:“止也。”《正义》:“《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凡有所界限而不能前进者,亦为画,故此注训止。”《集注》:“画者,能进而不欲。谓之画者,如画地以自限也。”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集说】

《孔注》:“君子为儒,将以明道。小人为儒,则矜名矣。”

《皇疏》:“儒者,濡也。夫习学事久,则濡润身中,故谓久习者为儒也。”

《集注》:“儒,学者之称。程子曰: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

《群经平议》:“以人品分君子小人,则君子有儒,小人无儒矣。非古义也。君子儒、小人儒,疑当时有此名目。所谓小人儒者,犹云‘先进于礼乐,野人也’;所谓君子儒,犹云‘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古人之辞,凡都邑之士谓之君子……都人谓之君子,故野人谓之小人也。”

《正义》:“‘儒’为教民者之称。子夏于时设教,有门人,故夫子告以为儒之道。君子儒,能识大而可大受;小人儒,则但务卑近而已。君子、小人,以广狭异,不以邪正分。”

《集释》:“《孔注》以矜名为小人,程子注以徇外为小人,二说过贬子夏。《周礼大司徒》‘四曰联师儒’,注:‘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是儒为教民者之称。子夏于时设教西河,传诗传礼,以文学著于圣门。谓之儒则诚儒矣,然茍专务章句训诂之学,则褊浅卑狭,成就者小。夫子教之为君子儒,盖勉其进于广大高明之域也。”

【文化史扩展】

儒 儒家 儒学 孔子被称为儒家圣人,他所开创的学说称为儒家学说。但“儒”并不是孔子时才有的,而是很早就出现了。《周官太宰》“四曰儒以道得民”,注谓“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意为儒是诸侯之后,以六艺教育子弟。同书《大司徒》“四曰联师儒”,注谓“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据此,儒原指以道艺教民者。

但是孔子显然给“儒”以新的内涵。本章就鲜明地反映出这一点。“集说”中各家关于“君子儒”、“小人儒”的解释,虽然《正义》和《集释》都不同意《孔注》和《集注》的说法,但他们的解释都从不同层面揭示了“儒”的真正含义。在孔子看来,真正的、或者说理想的“儒”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知识,而且还要以培育高远的君子人格、承担道义为己任。所以扬雄在《法言》中说:“通天地人曰儒。”正因为出现了这种质的变化,自孔子时起,“儒”不仅成为士阶层的专称,还用以专指士阶层中以学问、德行见称的特出者。

作为一家学派之名,“儒家”始于孔子,他的弟子们承乃师之学,而各有专擅,遂有“儒分为八”之说。如《荀子非十二子》中说:“弟佗其冠,衶 其辞,禹[yǔ]行而舜[shùn]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韩非子也批评过类似的现象。在孔门亲传弟子之后,孟子是儒家学说一位非常重要的继承者,而荀子则是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但毫无疑问,他们的学说较之孔子的原始儒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宋代理学兴起则是又一次转折性的变化,近世往往称之为“新儒学”。

6.14 子游为武城①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②?”曰:“有澹台灭明③者,行不由径④。非公事⑤,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

① 武城:鲁国城邑,在今山东费城西南。

② 焉耳乎:《皇疏》、唐宋石经等本皆作“耳”。有的本子作“尔”。有注家谓“焉耳乎”三个语气词连用,不成句,当作“尔”,有“于此”之意。

③ 澹台灭明:武城人,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云亦为孔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