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好:音ho,喜好。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对众人之好恶必须加以考察?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集说】
《集解》:“才大者道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
《皇疏》引蔡谟云:“道者寂然不动,行之由人。人可适道,故曰人能弘道,道不适人,故曰非道弘人。”
《集注》:“弘,廓而大之也。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
《论语述要》:“此章最不烦解而最可疑。……夫子之时,老氏之流曰‘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曰‘道无为而无不为’,是‘道能弘人’之说也。彼以礼乐为出于人为而不足贵,而欲不藉人力,一任道之自然,究必人事日就退化,是夫子‘非道弘人’之说也。”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①,不如学②也。”
【注释】
① 无益:无所增益。
② 学:不仅指知识的学习,且兼指实践。
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①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
① 馁:音ni,饥饿。
【文学链接】
酬李处士见赠 朱庆余
干上非无援,才多却累身。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闲人。久别唯谋道,相逢不话贫。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风尘。
早发陕州途中赠严秘书 清江
此身虽不系,忧道亦劳生。万里江湖梦,千山雨雪行。人家依旧垒,关路闭层城。未尽交河虏,犹屯细柳兵。艰难嗟远客,栖托赖深情。贫病吾将有,精修许少卿。
哭杨攀处士 许浑
先生忧道乐清贫,白发终为不仕身。嵇阮没来无酒客,应刘亡后少诗人。山前月照荒坟晓,溪上花开旧宅春。昨夜回舟更惆怅,至今钟磬满南邻。
酬别致用 元稹
风行自委顺,云合非有期。神哉心相见,无朕安得离。我有恳愤志,三十无人知。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达则济亿兆,穷亦济毫牦。济人无大小,誓不空济私。研几未淳熟,与世忽参差。意气一为累,猜仍良已随。昨来窜荆蛮,分与平生隳。那言返为遇,获见心所奇。一见肺肝尽,坦然无滞疑。感念交契定,泪流如断縻。此交定生死,非为论盛衰。此契宗会极,非为同路歧。君今虎在柙,我亦鹰就羁。驯养保性命,安能奋殊姿。玉色深不变,井水挠不移。相看各年少,未敢深自悲。
袁十五远访山门 刘商
僻居谋道不谋身,避病桃源不避秦。远入青山何所见,寒花满径白头人。
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①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②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① 庄以莅之:庄,严。莅,临。《为政第二》云:“临之以庄则敬。”庄以莅之,即临事敬慎之意。
② 之:此章十一“之”字,《包注》云指治官,曰:“知能及治其官,而仁不能守,虽得之,必失之,不严以临之,则民不敬从其上。”后之注者多以为指临民而言。《集注》以“之”指“理”言,云“知足以知此理,而私欲间之,则无以有之于身矣。知此理而无私欲以间之,则所知在我而不失矣。”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①,而可大受②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
① 小知:藉小事小节而知其人。
② 大受:担负大任之意。
【集说】
《集解》:“君子之道深远,不可以小了知而可大受。”了知,尽知之意。
《皇疏》引张凭曰:“谓之君子必有大成之量,不必能为小善也,故宜推诚闇信,虚以将受之,不可求备,责以细行也。”
《集注》:“此言观人之法,知,我知之也;受,彼所受也。盖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