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比利时村名,一七○六年英将马尔保罗在该村战胜法军。
从某一种观点上看起来,安妮的统治是路易十四统治的缩影。在所谓历史的巧合之中,女王安妮和法国国王有一些相像的地方。
像路易十四一样,她拿治理偌大一个国家当作游戏;她有她的纪念塔,她的艺术,她的胜利,她的将领,她的文学家,她有赡[shàn]养名士的皇室出纳官,她的各种杰作的陈列馆。同路易十四陛下一模一样,朝上也群英济济,气象豪华,也有仪仗和乐队。在人物方面,也是凡尔赛的那些现在已经不很伟大的大人物的缩影。不过是个障眼法罢了;我们再补充一下,她也有《女王万岁》,这可能是从罗利①那儿剽窃来的。所有这一切,都能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一个人物也不短少。克利斯多夫伦是一个很及格的孟沙;宋慕斯②赶得上拉穆瓦尼翁③,德莱顿是她的拉辛,蒲柏④是她的布瓦洛⑤,古度番是她的郭拜,庞勃洛克是她的卢瓦⑥,马尔保罗是她的都连。尽管把假发拉长,额角压低好了。一切都显得庄严豪华,当时的温莎有点像马利。但是一切都带点女人气,连安妮的戴利埃神父的名字萨拉芹宁斯都有点女人气。当时一种讥讽的萌芽,在五十年以后变成哲学的,已在文学作品里出现了;像莫里哀讽刺天主教的剧本《伪君子》一样,斯威夫特笔下也出现了新教徒的《伪君于》。尽管那时的英国时常跟法国争吵,并且攻打法国,它却处处模仿法国,井且从它那儿得到许多启发;所以说英国的门面是法国的光照亮的。可惜安妮只做了十二年女王,要不然英国人一定会跟我们称作“路易十四的世纪”一样,称为“安妮的世纪”。安妮在一七○二年出现,正当路易十四衰落的时候。这是历史上的许多怪现象之一,苍白的天体的出现同紫红色的天体的没落恰相吻合,法国刚出了一位“太阳”国王⑦,英国便出了一位“月亮”女王。
①意大利音乐家,曾在路易十四朝上任音乐总监。
②英国建筑家,数学家。
③法国建筑家。
④英国诗人。
⑤法国诗人。
⑥法国军事家。
⑦指法王路易十四。
还有一件小事必须说明一下。英国虽然跟路易十四作战,英国人却对他很钦佩。英国人说:“这是法国一个好样的国王。”爱好自由的英国人却欢迎别的人受奴役。他们赞成邻人披枷戴锁的精神,居然达到了对邻国的专制君主热情欢迎的程度。
总而言之,正如比佛雷尔作品的法国译者在题辞第六页,第九页以及序言第三页里,用动人的口气重复的那样,安妮给她的人民带来了“幸福”。
4
女王安妮所以对约瑟安娜公爵小姐有点儿怀恨,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她觉得约瑟安娜长得漂亮。
第二:个原因是她觉得约瑟安娜公爵小姐的未婚大也漂亮。
对一个女人来说,两个原因可以促使她妒忌;对一个女王来说,只要一个就行了。
我们再补充一句。她之所以恨她,还因为她是她的妹妹。
安妮不喜欢女人长得漂亮。她认为这是跟善良的风俗有抵触的。
至于她自己,她长得很难看。
可是这不是她自己挑选的。
丑陋是她笃信宗教的原因之一。
约瑟安娜不但长得美,而且还有点哲学家的气息,这也使女王生气。
对于一个长得丑的女王,一个漂亮的公爵小姐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妹妹。
还有一点不满意的原因,那就是约瑟安娜的出生“不妥当”。
安妮是一个名叫安妮海德的普通的贵族女人的女儿,在詹姆士二世还是约克公爵的时候,他虽正式同她结婚了,可是心里是不高兴的。安妮身上有一种下等血统,自己也觉得只能算是半个皇族;约瑟安娜的出生虽然不正常,不合乎札教,不体面,但确实是一个女王的女儿。这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的合法女儿看到那个私生的女儿在跟前,觉得很扫兴。真讨厌,两人之间又有这么一点相像的地方。约瑟安娜有权利对安妮说。“我的母亲比你的强多了。”在宫廷里当然没有人说这句话,可是很明显,她们是这么想的。这对女王陛下来说,是一件讨厌的事。干什么要有这个约瑟安娜呢?她为什么要生下来呢?一个约瑟安娜有什么作用?有了某种亲戚关系反而使人疏远了。
不过在表面上安妮却对约瑟安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