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4  ★★★收藏章节〗〖手机版

【题解】

此篇在着意发挥老子“绝圣弃知”之旨。认为圣、智之法,不足以防患止乱,而适足以成为大盗的凭借,如田成子“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即最雄辩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可见,作者抨击圣、智,而向往自由平等的“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尽管其中含有消极思想,但主要还是表明了他对当时黑暗的社会政治、虚伪的道德标准,及“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丑恶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极端憎恶。

文章以箧、囊、匮喻天下、国家,以缄、滕、扃、鐍喻圣、智之法,又以盗贼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喻田成子一类窃国并与其圣、智之法,雄辩滔滔,一气直下,兴尽而后已,真有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之势。

将为胠箧[1]、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2],则必摄缄滕[3],固扃鐍[4],此世俗之所谓知也[5]。然而巨盗至,则负匮[6]、揭箧、担囊而趋[7],唯恐缄滕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8],不乃为大盗积者也[9]?

【注释】

[1]胠(q屈):从旁打开。 箧(qi窃):小箱子。

[2]发匮:开柜。匮,通“柜”。 守备:防守戒备。

[3]摄:结,扎紧。 缄、滕(tng藤):皆为绳索。

[4]扃(jing垌):关钮。 鐍(ju绝):箱子上加锁的绞纽。

[5]知:通“智”。

[6]负:背。

[7]趋:跑。

[8]乡:通“向”,前面。

[9]不乃:不正是。 积:做准备。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1],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2],耒耨之所刺[3],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4],所以立宗庙社稷[5],治邑屋州闾乡曲者[6],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7]。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yáo][shùn]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8],比干剖[9],苌弘胣[10],子胥靡[11]。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12]:“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13]?夫妄意室之中藏[14],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注释】

[1]齐国:齐本为姜尚之后。公元前481年,齐大夫田常杀国君简公,立简公弟为平公,而自专国政。由平公历宣公至康公,田常的曾孙田和终于逐君而自立为诸侯,国号仍为齐。此处指姜氏之齐。

[2]罔:通“网”,鱼网。 罟(g古):网的总称。

[3]耒(li垒):犁。 耨(nu槈):锄草农具。 刺:扎入,指耕耘。

[4]阖(h合):全。 四竟:四境。

[5]宗庙:祭祀祖先之处。 社稷:祭祀土神、谷神之处。

[6]邑、屋、州、闾、乡:都是古代划分城乡区域的名称。 曲:指乡之一隅[yú]

[7]田成子:即田常,又称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