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②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③,民无得而称④焉。”
【注释】
① 泰伯:即太伯,见上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章注。范宁:“泰,重大之称也;伯,长也。泰伯,周太王之元子,故号泰伯。”
② 至德:德行之极致。
③ 三以天下让:《郑注》释“三”为实指三次,太王有疾,泰伯借口采药,远走吴越而不返,由其弟季历主丧,是一让;太王没,季历派人赴告泰伯,泰伯不来奔丧,是二让;太王丧期之后,泰伯断发文身,是三让。《皇疏》又引二说,其中一说,以泰伯远适吴越不返,太王传位于季历为一让,季历薨而文王继位,是二让,文王薨而武王立,是三让。“三”宜解为屡次之意。《集注》:“三让,谓固逊也。”
④ 无得而称:《郑注》:“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
【文化史扩展】
三让、固让与传统政治文化 泰伯之事,《左传僖公五年》有简略记载,而以《史记周本纪》记载为详,大意为,周太王有三子,长曰泰伯,次曰仲雍(或称虞仲),幼曰季历。季历有子名昌,太王曾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仲雍知道太王的意思是想传位给季历,以便季历之子昌能继位而兴周,因此两人便远逃至吴越荆蛮之地,断发文身。由是太王死后季历继位,再传于昌,是为文王。文王之子发灭纣,遂有天下。
诸家注此章,皆本《周本纪》而来,而解释“三让”具体所指,虽略有不同,但郑玄注、皇侃所引注都以“三”为实指“三次”。泰伯让位之事,在后世演化成政坛上一项心照不宣的制度,主要体现在这被解释成“三次”的“三让”上。后世易代之际,尤其是末代弱主在形势逼迫之下禅位于逼位之权臣时,篡位者虽然心期已久,却还是要演一场“三让”的仪式,要惺惺作态地“让”足三次,然后才废黜旧帝,改朝换代。发展到普通臣子,接受帝王较优渥的恩赐或授官时,也要先后上三道谢恩表,才能完成受赐的手续。例如南齐时著名诗人谢朓被超擢为尚书吏部郎时,三次上表辞让,以至有的人怀疑他这样做不合礼制。《集注》虽然不如此明确地解释为“三次”,但“固逊”之意,实与此无异,史籍中记载此类事件,正习惯称为“固让”。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①,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②。君子③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④。”
【注释】
① 葸:音x,《广雅释言》:“葸,慎也。”《集解》:“畏惧貌。”
② 绞:《马注》:“绞,绞刺也。”《郑注》:“急也。”《集注》:“急切也。”
③ 君子:旧说认为此句以下与上文意不连贯,宜另为一章。君子,下文有“民兴于仁”、“民不偷”,则此处指在位者。
④ 偷:偷薄,指民风不淳朴。《说文》:“媮,薄也。”“偷”与“媮”同。
【思考与讨论】
在今天看来,“恭”即是有礼,此章云 “恭而无礼则劳”,则“恭”与“礼”是分为两事的,对此当如何理解?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①曰:“启②予足!启予手!《诗》云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④夫!小子!”
【注释】
① 门弟子:指曾子之弟子。
② 启:《郑注》:“开也。曾子以为受身体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使弟子开衾而视之也。”《正义》:“当谓身将死,恐手足有所拘挛,令展布之。郑君以启为开,甚合古训,而以为开衾视之,未免增文成义。又《说文》:‘ ,视也。’王氏念孙《疏证》引此文,谓‘启’与‘ ’同。此亦得备一解。盖恐以疾致有毁伤,故使视之也。”
③ 诗云:此三句诗见《诗经小雅小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