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①。”
【注释】
① 方:《郑注》:“犹常也。”《皇疏》: “曲礼:‘为人子之礼,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是必有方也。若行游无常,则贻累父母之忧也。”《集注》:“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则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
【文学链接】
陟岵 《诗魏风》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题分析】
问:怎样认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要求?
答:孔子要求为人子者在父母生前不应当远游他乡,退一步说,要远游,也必须遵守一定的限制。在今天看来,它是仿佛苛刻而近乎可笑的教条。但是,这里并不是在抽象地强调对于父母的“孝”,这简短的十个字包含着的意藴其实是相当细致而动人的情感。李泽厚的理解值得参考。《今读》云:
今日有人以此语不再适用,有人以为仍然适用:因为有飞机汽车的快速交通工具,虽远(地理位置)而不远(往返时间缩短了)。其实,重要的是,孔子讲仁、讲孝都非常之实际、具体。例如这里的重点,不在不要远游,而在于不使父母过分思念(飞高走远难以见面)和过分忧虑(无方向的到处游荡,使父母不放心)。这样具体地培育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即孝、即仁,它是人性情感的具体培育,不是什么“处世格言”。这是情感的具体塑造而非抽象的理论概念,重要的仍是作为人子的这种情感态度。中国年轻人能继续保存这种传统美德吗?
实际上,孔子的这一教诲,并非从抽象原则推绎出来的,而是来自先民生活中的真切感受,上举《诗魏风陟岵》一诗,就用独特的手法、极动人地反映了游子担心父母忧念自己的情感。后世的游子诗也经常遵循《诗经》所开创的这一模式,孟郊的《游子吟》与其说是在歌颂慈母对远行游子的担忧之情,不如说是从细节上反映了远游之人对慈母心情的敏锐感受。本篇下面“父母之年”章,同样是基于对亲人的真切情感而发的。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已见《学而第一》。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集说】
《孔注》:“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
《集注》:“知,犹记忆也,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
【文学链接】
皋鱼三失 《韩诗外传》
孔子出,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简吾事,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也。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过家 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