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俞樾《群经平议》:“《周注》迂曲,必非经旨。如何晏说,则与孟子‘一乡之人皆称原人’之说不合,其义更非矣。原当为傆。《说文人部》:‘傆,黠也。’乡傆者,一乡中傆黠之人也。孟子说乡原曰:‘非之无举也,刺之而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则其人巧黠可知。孔子恐其乱德,盖即巧言乱德之意。”

17.14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集说】

《马注》:“闻之于道路,则传而说之。”

《皇疏》:“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师人必当温故而知新,研精久习,然后乃可为人传说耳。若听之于道路,道路仍即为人传说,必多谬妄,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亦自弃其德也。”

《集注》:“虽闻善言,不为己有,是自弃其德也。”

17.15 子曰:“鄙夫可与①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②;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注释】

① 与:《正义》据王引之引颜师古《匡谬正俗》及《文选》李善注云,“与”犹“以”。

② 患得之:据语意,当为“患不得之”。《集解》:“患得之,患不能得之,楚俗言。”《论语补疏》及《经义杂记》云古人之言与文法多有气急而文简,故“患得之”实即“患不得之”。《荀子》等引此语,作“不得”或“未得”。

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①,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②,今之矜也忿戾③;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注释】

① 肆:《包注》:“极意敢言。”《集注》:“肆,谓不拘小节。”

② 廉:《马注》:“有廉隅[yú]。”《释名》:“廉,自检敛也。”《集注》:“廉,谓棱角陗厉。”

③ 忿戾:《孔注》:“恶理多怒。”《正义》:“《注》以‘恶理’训‘戾’,‘多怒’训‘忿’。《说文》:‘戾,曲也。’《字林》:‘戾,乖戾也。’乖戾则多违理,故《注》云‘恶理’。”

17.17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

已见《学而第一》。有的本子无此章。

17.18 子曰:“恶紫之夺朱①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注释】

① 恶紫之夺朱:《孔注》:“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紫、朱,指衣服之颜色。

17.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集说】

《集解》:“言之为益少,故欲无言。”

王弼:“‘予欲无言’,盖欲明本,举本统末而示物于极者也。夫立言垂教,将以通性,而弊至于湮;寄旨传辞,将以正邪,而势至于繁。既求道中,不可胜御,是以修本废言,则天而行化,以淳而观,则天地之心见于不言,寒暑代序,则不言之令行乎四时,天岂谆谆者哉?”

《集注》:“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实有不待言而著者,是以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发此以警之。子贡正以言语观圣人者,故疑而问之。四时行,百物生,莫非天理发见流行之实,不待言而可见。圣人一动一静,莫非妙道,精义之发,亦天而已,岂待言而显哉?”

17.20 孺悲①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②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注释】

① 孺悲:鲁人。《正义》以为,据《礼记杂记》云“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是孺悲实从学孔门,则此章不欲见者,盖初见时。《韩诗外传》又记子路闻孔子云“士不由中间而见,女无媒而嫁者,非君子之行”,或谓孺悲盖未经绍介而求见,是以夫子不欲见之。《集注》:“当是时,必有以得罪者,故辞以疾,而又使知其非,以警教之也。程子曰:‘此孟子所谓不屑之教诲,所以深教之也。’”

② 将命者:传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