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阳货①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②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③也,而往拜之④,遇诸涂⑤。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⑥:“怀其宝而迷其邦⑦,可谓仁乎?”
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⑧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⑨矣。”
【注释】
① 阳货:即阳虎,季氏家臣,而专鲁国之政。
② 归:同“馈”,馈赠。归孔子豚,《孔注》:“欲使往谢,故馈孔子豚。”
③ 时其亡:亡,同“无”。时其亡,伺其不在之时。
④ 往拜之:阳货馈孔子豚,按礼,孔子应前去拜谢,但孔子又不想面见阳货,故趁他不在时前去拜谢。
⑤ 涂:同“途”,路上。
⑥ 曰:毛奇龄等人认为,此下直至“孔子曰”前,皆为阳货自问自答语。
⑦ 怀其宝而迷其邦:《马注》:“言孔子不仕,是怀其宝也;知国不治而不为政,是迷邦也。”
⑧ 亟:屡次。
⑨ 将仕:孔子在此是虚应阳货,阳货专政时他并未出仕。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集说】
《孔注》:“君子慎所习。”
《皇疏》:“性者,人所禀以生也。习者,谓生后有百仪常所行习之事也。人俱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复厚薄有殊,而同是禀气,故曰‘相近’也。及至识,若值善友则相效为善,若逢恶友则相效为恶,恶善既殊,故云‘相远’也。然情性之义,说者不同,且依一家。旧释云:性者,生也。情者,成也。性是生而有之,故曰生也。情是起欲动彰事,故曰成也。然性无善恶,而有浓薄;情是有欲之心,而有邪正。性既是全生而有,未涉乎用,非唯不可名为恶,亦不可目为善,故性无善恶也。所以知然者,夫善恶之名恒就事而显,故老子曰:‘天下以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以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此皆据事而谈。情有邪正者,情既是事,若逐欲流迁,其事则邪;若欲当于理,其事则正,故情不得不有邪有正也。故《易》曰:‘利贞者,性情也。’”
范宁:“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斯相近也。习洙泗之教为君子,习申商之术为小人,其相远也。”
王弼:“不性其性,焉能久行其正,此是性之正也。若心好流荡失真,此是性之邪也。若以情近性,故云性其情。情近性者,何妨是有欲。若逐欲迁,故云‘远’也。若欲而不迁,故曰‘近’。但近性者正,而即性非正;虽即性非正,而能之正,譬[pì]如近火者热,而即火非热;虽即火非热,而能使之热。能使之热者,气也,热也。能使之正者,仪也,静也。又知其有浓薄者,孔子曰‘性相近也’。若全同也,‘相近’之辞不生;若全异也,‘相近’之辞亦不得立。今云‘近’者,有同有异。取其共是无善无恶则同也,有浓有薄则异也,虽异而未相远,故‘近’也。”
《集注》:“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魏象枢:“先儒谓此性为指气质之性而言,愚谓天命之性本一也,安得又有气质之性?但气质所以承受此性者也,性所以主宰气质者也。性离气质,安顿何处?此性一落气质之内,岂无稍偏?然究其最初之理,原自相近,犹孟子所云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嘑尔而与之,行道之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夫以今人、行道之人、乞人无不皆然,相近了了矣,只要慎所习耳,故下节紧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下愚有几人哉?其余皆可移也。”
《反身录》:“性因习远,诚反其所习而习善,相远者可使之复近也。习之不已,相远者可知之如初。是习能移性,亦能复性。《书》曰:‘习与性成,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亶其然乎?问习之之实。曰:‘亲善人,读善书,讲善端,熏陶渐染,惟善是资,存善念,言善言,行善行,动静食息,惟善是依,始也勉强,久则自然。’”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