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多用沉默来迎接我们三位不速之客。他大变了,脸从眉目清秀变得五官含混,老里老气的,而且不停地抽烟。一年前还是个君子模样,现在却破破烂烂,凄凄惨惨。
"出事了?"我问。
他看看我:"毛主席让我们关心国家大事,目前形势大好,时局严重。中央的红头文件下来了,林彪事件真相大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革命浪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边上过来个大姑娘,用手推他:"小多,别再说了。你去写,把它们写在纸上。"
他低头猛吸烟,突然挑起右眉斜乜我一眼,是那种躲躲藏藏又鬼鬼祟祟的飞眼。我魂飞魄散,我家附近有个疯子,他瞧人一律斜视,自下而上的来一下,那副鬼样子我记忆犹新。
"你怎么了?"我扑上去使劲扳他。
"来不及了。"他手劲出奇地好,像个蛮汉,"场部勒令我写,我得立即办到。"他旋即扑在那儿挥笔疾书起来。
大姑娘把我们叫到女宿舍,说:"他受了刺激,变得不大正常。"
怎么会呢?他一向是个侃侃而谈,温文尔雅的人,有着小聪明无限!我辛酸起来。大姑娘拍拍我的后背:"别担心,他病得还不重;就是不能谈政治、开会;平常脑子还是清楚的,也能劳动。"
她脸型长狭,五官却紧凑地聚在中央,两头像是可以截出许多边角料。她有两条紧匝匝的鞭子般的小辫,分别紧贴耳朵,像是一心一意当护耳。她不晓得装扮自己,说话又冷静干脆,城府深厚;我猜想她是老三届的。在我看来,那几届人几乎人人具备政治家素质,另外也免不了会耍耍阴谋;他们几乎不懂得享受青春,天生的老头老太坯子。我对他们半是敬慕半是同情:他们活得太枯燥。
"你们还没入社会的大门。"她说,"人是一点一点长大的。"
她像个阿妈妮,慢吞吞地开始给我们烧面条。她说,年前小多的两个朋友回浙江探亲,想省下盘缠,钻进了装货的棚车。车到锦州,卸货人发觉两具紧抱的尸体,验下来是冻死的。小多受了刺激,说了许多激烈的话,其中有些措词不妥当。不久就有人检举到场部,上纲上线;场部立了案,刚开了个头,现在只好草草收场。
她用筷子搅着面条,说:"他也太软弱了。"
"那些检举的人也太卑鄙了!"我说,"两大打击合并在一起,他怎么受得了。"
"他也有错误!"她看看四周,"是世界观没改造好。再说,怎么连这点风浪都经受不得!"
宿舍内还有几个老三届模样的女生,个个捧着厚书,而且全部都戴白边眼镜,锁着忧国忧民的眉头;偶然翻书时,她们中的一个会推推眼镜,投来严肃的一瞥。
长得像阿妈妮的大姑娘下了一锅淡而无味的烂面条,我们三个分着吃了,那是我生平吃到的最糟糕的面条。因为谈到"最"字,所以只好终生不忘。
饭后,我们又去看小多。他抽着烟,手指像刀义那么翘得尖尖的,报告纸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他写满一张,就亢奋地把它揉成个小球塞进衣袋。
我问他是否认识我。他又一次斜视我,跳起来用衣角擦擦手,说:"表妹!"
"小多阿哥!"我摇撼他,"还记得美妹吗?她让我来看你!"
"美妹?知道,知道。"他不仅斜视,而且肩也端得一高一低,"告诉她,上山下乡是个大方向,中央有红头文件,谁反对谁是现行反革命;送到中南海去铐起来……"
大姑娘把我们拉到门口。天已近黄昏,落暮苍凉,她问我们有何打算。吴国斌说去投奔她姐姐吴国平。大姑娘说,吴国平在一连,离此地三十里;她又为难地表示她很不忍心让我们去赶夜路,只是我们没带介绍信,她不便留宿。
她在一张纸上画去一连的草图,笔迹纤软细致,仿佛溢出女儿本色。正在此时,边上冒出个粗犷的男人声音:
"呵哈,哪里冒出三个红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