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4  ★★★收藏章节〗〖手机版

对狗的恶意可能古已有之,她时常在国人的言谈话语中,听到对狗的攻诘,如“狗娘养的”,“狗杂种”,“狗咬吕洞宾,不识好心人”,“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疯狗”,“夹尾巴狗”,“狼心狗肺”,“狗日的”等等,等等。

这是否因为它们已经沦为奴才的缘故?

吴为一生都对“奴才”特别敏感,也拒绝再做一个“奴才”,可事实上,奴性已渗入她的骨髓——惨就惨在这里。

所幸狗是不懂人话的,如果懂得人话,它们该有多么伤心。

它们也许会想,还不如当初做条人见人怕的狼——这不过是她的,也就是自以为比狗高尚的人的猜想。狗们是不会生出这等阴暗心理的。

后来她甚至养过一只狗,从此知道只有狗才是她最忠实的朋友。

在她强颜欢笑不肯言说自己凄惨的孤独时况,一回头,那狗却在巴巴地望着她,潮湿的眼睛里含着一汪比人的眼泪更值得珍惜的狗泪。

-只有它才能看出,她不过是勉力地让他人,更让自己相信她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她喜欢在晚间,在昏暗的街灯下游走,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在这一棵树下嗅嗅,又在那一处墙角嗅嗅那样,没有必要,电没有目的地东遛遛,更没有必要,也更没有目的地西看看。那时谁也认不出她就是那名扬四海,或臭名昭著的吴为。

只有那只狗跟在她的后面,忧心地守护着她……

不过这时她还怕什么呢?根本不看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横冲直撞地走过去,巴不得一辆汽车把她轧死才好。

当她困难到了极点,知道事实上没有——个人可以帮助她的时候,只有它会走过来,对她摇摇尾巴,默默守着她坐下。那真是一份最不必说“谢谢”、最不用回报的慰藉。

她不再光辉灿烂,人们也都渐渐地忘记了她——这和世态炎凉无关,只不过因为她不再闪光并隐人黑暗,而过眼的事物又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哪双眼睛还会在黑暗中流连?而她差不多吃光当尽……惟有一只狗,宁肯和她守着一钵清水也绝不改换门庭。她就是它的家,它也是她的家,对不对?

相信在她弥留之际,也只有一只狗才会守在她身旁,固执地以为或是盼望她还有活的希望。等到她化为灰烬而又没有人会保留她的骨灰时,它只好满世界跑着,去寻找她已无处可寻的气息,甚至穷尽它的余生。

只有一只狗才会觉得,失去了她也就失去了它的家。除它,还有谁会觉得因她化作飞灰,他们失去了丁点的什么?

她以生命爱过的胡秉宸,能为她掉一滴泪吗?

9

叶莲子只能憋着一肚子委屈自责自谴,怨恨自己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揪心地对吴为说:“妈对不起你,妈对不起你厂也不敢找赵老师问一句:“你怎么能这样打一个小孩子?”她不能,也不敢。她本来就是这个学校的“黑人”,就像现在那些没有户口的人。就连这个“黑人”的位置也朝不保夕。教师名册上并没有她的名字,而是另一个已经远走高飞的教师的名字。

这份工作是廖瑞鸿帮她找的。

朱校长请她出示毕业文凭。

她根本就没念过中学,除了一张立信会计学校的毕业证书,哪儿来一张中学毕业文凭?

她的教学本领,全是从香港撤退到柳州以后逼出来的。连她那张立信会计学校的毕业证书也是逼出来的,为此她还得感谢那个香港女人阿苏和她的丈夫顾秋水。

老实本分的廖瑞鸿,却能为她说出一番滴水不漏的话:“这么多年的颠沛流离,中国人丢失的何止是一张毕业证书,就是金银细软还不是照样散失殆尽?”

叶莲子不笨,对这句话心领神会,但是要她撒谎说自己中学毕业,于她是太难、太难了。想到失业已久,不要说吴为的学费交不起,马上还要面临乞讨……她只好狠下心来,丢掉廉耻,硬着头皮对朱校长说,“我所有的东西,都在逃难中丢失了。”

说是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的朱校长,他那个毕业证书也不过是花钱买的。

对于叶莲子的回答,朱校长自然心领神会,便说:“既然我们不能证明什么,也不能否认什么,那就只好委屈你顶替那位教师的名字,做一名代课教师。代课教师的工资嘛,按正式教师的一半儿付发。”

叶莲子在心里快速地盘算着:一袋面,两块钱;一百个鸡蛋,一块钱;一斤香油五毛钱……且不说鸡蛋和香油,十块钱可以买五袋面,有这五袋面,就不用发愁她们娘儿俩可能挨饿或是讨乞了。

至于另一半工资的下落,非朱校长不能回答。作为一个“黑人”,不但叶莲子不能享受其他教师应有的待遇,连吴为也变成了“黑孩子”,不能像其他教师的孩子那样和父母一起吃教师的伙食,只能和学生一起,天天吃盐水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