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先是,李权从宓借《战国策》,宓曰:“战国从横,用之何为?”权曰:“仲尼、严平,会聚众书,以成春秋、指归之文,故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宓报曰:“书非史记周图,仲尼不采;道非虚无自然,严平不演。海以受淤,岁一荡清;君子博识,非礼不视。今战国反覆仪、秦之术,杀人自生,亡人自存,经之所疾。故孔子发愤作春秋,大乎居正,复制孝经,广陈德行。杜渐防萌,预有所抑,是以老氏绝祸於未萌,岂不信邪!

————《三国志》卷三八

袁悦之,字元礼,陈郡阳夏人也。父朗,给事中。悦之能长短说,甚有精理。 始为谢玄参军,为玄所遇,丁忧去职。服阕还都,止赍《战国策》,言天下要惟此书。后甚为会稽王道子所亲爱,每劝道子专览朝权,道子颇纳其说。俄而见诛。

————《晋书》卷七五

自秦拨去古文,篇籍遗散。汉初得《战国策》,盖战国游士记其策谋。其后陆贾作《楚汉春秋》,以述诛锄秦、项之事。又有《越绝》,相承以为子贡所作。后汉赵晔又为《吴越春秋》。其属辞比事,皆不与《春秋》、《史记》、《汉书》相似,盖率尔而作,非史策之正也。

————《隋书》卷三三

赵俶,字本初,山阴人。元进士。洪武六年,征授国子博士。帝尝御奉天殿,召俶及钱宰、贝琼等曰:“汝等一以孔子所定经书为教,慎勿杂苏秦、张仪纵横之言。”诸臣顿首受命。俶因请颁正定《十三经》于天下,屏《战国策》及阴阳谶卜诸书,勿列学宫。

————《明史》卷一百三十七

就是在司马迁所生活的汉武帝建元年间,还曾有过这样一件事情:“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汉书武帝纪》)。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司马迁还能够肯定苏秦的才智与历史作用,其胆识可见一斑。

二、 文学链接:

1、相关文学典故:

二顷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李白《笑歌行》)

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苏轼《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信之》)

苏秦憔悴

都作无成不归去,古来妻嫂笑苏秦。

(沈亚之《送庞子肃》)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高适《九日酬颜少府》)

苏秦说国

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

(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苏秦北游赵,张禄西入秦。

(卢仝《感古》)

贪名笑吴起,说国叹苏秦。

(唐彦谦《客中有感》)

苏秦佩印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杜牧《赠别》)

未学苏秦归佩印,却学平子赋归田。

(薛逢《座中走笔送前萧使君》)

苏秦羁旅

莫道还家不惆怅,苏秦羁旅长卿贫。

(黄滔《新野道中》)

2、后世有关的著名文学作品:

刘向《战国策叙》 萧统《陶渊明集序》 卢仝《感古》 陆龟蒙《寒泉子对秦惠王》 苏洵《史论》 曾巩《战国策目录叙》 王安石《苏秦》 张耒《过韩城》 陈师道《苏秦邻妾》《苏秦》

3、文学分析:

(1)后世多指出《苏秦列传》大量沿用《战国策》(如叶适《习学纪言序目》卷十八《史记》、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百四十六、徐与乔《经史辩体凡例》等)旧文,甚至认为司马迁并不如班固所说的那样“善叙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比勘《战国策》、《资治通鉴》以及此篇中对于苏秦辞令、事迹的记述,可以发现:《史记》不过是将《战国策》中苏秦辞令、事迹略加“整齐”,使得时间线索更为清楚而已。整体来看,除前面所提到苏秦还乡的那一段,沿用《战国策》只有少数几处与《战国策》略有不同,如“出游数岁,大困而归”、遭亲友嘲笑之事在《战国策》发生于说秦王之后;“请别白黑,所以异阴阳而已矣”在《战国策》中是“请屏左右,白言所以异阴阳”;“赵氏自操兵”在《战国策》中作“赵氏自销铄”;“据卫取卷”在《战国策》作“据卫取淇”;“前有楼阙轩辕”在《战国策》中作“前有轩辕”。“魏塞其道”之“其”在《战国策》中作“午”;“白璧百双,锦绣千纯,合赙”之“赙”作 “伯”,“宁为鸡口,无为牛後”作“宁为鸡尸,不为牛从”……都是一些细枝末节。而《资治通鉴》中则对苏秦的说辞大加删减,如苏秦说赵肃侯的一段在《战国策》与《史记》当中皆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在《资治通鉴》中则被精简为:“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秦之所害亦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伐赵者,畏韩、魏之议其后也。秦之攻韩、魏也,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蚕食之,傅国都而止。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无韩、魏之规则祸中于赵矣。臣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为一,并力西乡而攻秦,秦必破矣。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秦成则其身富荣,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是以衡人日夜务以秦权恐愒诸侯,以求割地。故愿大王熟计之也!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为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上,通质结盟,约曰:‘秦攻一国,五国各出锐师,或桡秦,或救之。有不如约者,五国共伐之!’诸侯从亲以摈秦,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苏秦说燕王、齐王、韩王、楚王等言辞也被大大删减。

比勘一下不难发现,司马光对苏秦说辞删减的主要是夸张排比的的句式、引用比喻的手法、为说理更生动而虚构的寓言、故事等。司马光是有着正统儒家观念的史学家,在他看来,“秦、仪为从横之术,多华少实,无益于治”、“所以存其事于书者,欲见当时风俗,专以辨说相高,人君委国而听之,此所以谓利口之覆邦家者也。”(《温公日记》)。那么,苏秦说辞中的文学性成分就被他当作华而不实的东西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