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谈话录》中一些基本的主题思想
恩格斯所指出的伟大诗人和德国庸俗市民的矛盾是歌德性格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在《谈话录》中一些多次出现的基本主题思想上面。现在撮要介绍如下:
世界观和思想方法
歌德深受英国经验派哲学和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影响,除文艺之外,他还毕生孜孜不辍地钻研各种自然科学,从生物学到物理学。地质学。天文学和气象学。在达尔文之前,他根据头盖骨空隙的研究,提出了生物由低级演变到高级的进化论。所以他的世界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他也受到当时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的影响。他很推尊康德的《纯理性批判》,承认有先验的和超验的纯理性,单凭感性经验的知解力不能窥透自然界的秘奥。但是他又认为康德之后,德国哲学还有一件大事要做,这就是"感觉和人类知解力的批判",其实这正是英。法启蒙运动中洛克。休谟。霍尔巴赫之类唯物主义倾向较明显的学者们所已做了的事,他们都是反对超验理性的。一方面肯定超验理性,另一方面又强调要研究根据感性经验的知解力,歌德始终没有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从他坚持文艺要从具体客观现实出发,反对从理念或抽象观念出发来看,他的唯物主义倾向的比重显然较大。
歌德关心思想方法,首先从自然科学出发。他反对当时流行的以牛顿为代表的"分析法",即把整体看成是由其中各部分因素拼凑成的机械观,而提出他所说的"综合法"来代替,综合法就是根据"有机观",不去孤立地分析个别因素,而要考察全体中各个因素互相依存的关系。这实际上就是辩证法。根据这种辩证法,他见出文艺与自然(即客观现实)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反对将Komposition(构成)这个词用在文艺创作上。提起辩证法,不免要想到黑格尔。歌德和黑格尔有些私人来往,在魏玛接待过他。歌德赞扬黑格尔作为批判者的判断,却反对他从理念出发的辩证法和应用这种辩证法的悲剧理论。(参看一八二七年十月十八日歌德和黑格尔的谈话)
歌德对宗教的看法是和他的世界观分不开的。我们在一八三二年三月十一日谈话的总注里已详细说明他并不相信超自然而主宰自然的神,他仇视基督教会特别是天主教会,他的泛神论(即自然中到处有神,没有在自然之外的神)正如黑格尔把最高理念看成神一样,实际上是一种羞羞答答的不彻底的无神论。我们这种看法可能会引起异议:歌德最大的诗剧《浮士德》第一部和第二部的主题,不正是基督教中灵魂。天堂。地狱。天使。恶魔。犯罪。赎罪之类迷信观念吗?歌德曾在一八三一年六月六日的谈话里对这一问题进行辩护,说他运用基督教神话的具体形象,只是作为一种避免抽象的方便法门。希腊文艺,象马克思所指出的,植根于希腊神话。此后西方文艺运用神话和传说有过长久的传统,因为神话和传说有深广的民族基础,是人民所喜见乐闻的。中国诗"用典",也包括神话和传说。从屈原。李白到毛主席,都是运用神话和传说的辉煌的范例。文艺要用想象或形象思维,不能根据某个诗人或艺术家运用过神话,就断定他是个有神论者。就歌德来说,科学的训练使他明确地主张在科学领域里排除目的论(即神造一切事物时都有一个预先安排的目的),这也是他反对有神论的一个证据。但这并不等于说歌德就已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天才论
歌德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这特别表现在他对天才问题摇摆不定的态度上。"天才"在西方浪漫运动中是个普遍流行的信念。康德肯定了天才,他说,"在一切艺术之中占首位的是诗,诗的根源完全在于天才,"又说,"天才是一种天生的心理功能,通过它,自然替艺术制定法律。"(分别见康德《判断力批判》第五三节。四六节。)歌德在《谈话录》里也多次肯定了天才,特别在一八二八年三月十一日谈话里。他把天才看作超自然的天生的才能,举拿破仑和一些著名的诗人和艺术家为例来论证这个观点说:
"每种最高级的创造。每种重要的发明。每种产生后果的伟大思想,都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都是超越一切尘世力量之上的。人应该把它看作来自上界。出乎望外的礼物,看作纯是上帝的婴儿。。。。。。它接近精灵或护神,能任意操纵人,使人不自觉地听它指使,而同时却自以为在凭自己的动机行事。。。。。。。"
这是天才论的全部要义,可以证明歌德没有割掉有神论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