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听了约翰逊的口音后,不再模仿中西部人的腔调。“现在比原先要好,”他说,“最近一段时间,许多人生活得很艰苦,我也不例外。”
他说,他叫罗伯特司各特。社会有钱办大学、人们有钱上大学的时候,他曾是大学教授,教政治学。但在经济大萧条初期,他就被解雇了——用行话说,“终止聘用合同。”自那以后,他一直无法找到固定的工作,只是承揽一些临时性的活做做,如编辑工作和为人捉刀等。后来,替人写东西和编辑的活也找不到了,只好干校对的活。再后来索性什么活也找不到了。“我当时是通过做无线电技工来供养自己念完大学的,但最近这方面的工作也找不到。不过,金国际集团有自己的通讯部。”
约翰逊没有谈他自己的情况,他只是问问题,使谈话持续下去。最后,他们的话题又回到司各特原先对等待那么久的疑虑。约翰逊说,“当然喽,假如金本人大作广告,说可以为每个人提供一份工作,那么,他将不得不兑现其诺言。”
“他当然必须那么做”,司各特说,“我对此倒不怎么担心。不过,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联合大企业也难以为每个失业的人提供一份工作。这看上去不可能。假如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为什么要等那么长的时间呢?”
约翰逊看上去充满着好奇,司各特则左边瞧瞧,右边看看,似乎在担心他刚才讲的话被他人听到,从而影响到他被录用的机会。他压低嗓音对约翰逊说,“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金国际集团是经济萧条期间为数很少的几家赢利公司之一,事实上,它在危机时期还繁荣发展了。”
“这当然显示了该集团在经营上的良好管理。”约翰逊说。
“我承认金在管理上的过人之处,”司各特说,“不过,我又感到纳闷,其他每个人处境都很糟糕时,为什么一个企业仍可大把大把地赚钱。金是个很精明的人,也许太精明了。”
“他这么为人们提供工作,不是慷慨还能是什么呢?”
队伍向前移动了几下,司各特朝周围看了看,以搞清楚他附近有没有穿公司制服的人。“金最近收购了许多低价出售的不景气行业。他买进的农场,花的是特别收购价,价格很低。此外,他还洽谈了许多许多合同。假如经济走出低谷,开始复苏,人们又重新开始购买的话,金所谈成的那些合同将给他带来巨额财富。”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消息的?”
“它们都登在报纸上。你读报的话,可以把零碎的消息综合起来,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我失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读不到东西了。公共图书馆每天仍开放两小时呢。”
“这样的话,金支付给他人的工资,他仍将收回,因为人们到时将购买他生产的食品和其他物品。”
“他们将把所赚的一切都花费掉,而且还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钱都将直接回到金的口袋里。那些他并不支付工资的人也将花钱买他生产的东西,让白花花的钱流进他的腰包。此外,随着经济的好转,物价也将上升,从而使他进一步获利。再者,他手头拥有的合同的价值将是他先前支付出去的两倍或三倍。还有,经济好转的话,一些行业要再雇佣员工。但那时,他们也许不得不从他这里才能招到所需要的人。”
“但金现在做的事情难道不正是政府早就可以做的,或者说是早就应该做的吗?我是说,让人们重新去工作,结束经济危机?”
“现在的政府难以运作,因为成千上万的社会力量向其施加影响,把它同时向几十个方向拉。此外,政府还受到各种法律条款和规章制度的束缚。不过,金很有办法,他已说服国会不执行有些法律规定,如最低工资规定等。”
“如果国会可以放弃执行有关条文,它也可以重新恢复有关条文。”
“国会议员们没有必要一定那么做,”司各特说,“在人们大声要求金提高工资前,他自己会为人们加工资的。”
“要是政府没办法使国家走出经济危机的话,我们当然应该感激那些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即使他在此过程中发了大财,我们也应感激他。”
“感激?”司各特反问了一句,“当然,应该感激。不过,如果金仅仅是追求利润的话,我想这个世界还能够幸存下来。亨利福特在大萧条期间给他的工人们一天五美元的工资,而那时的标准工资还不及其一半。尽管如此,为他干活的人还是使他成了个亿万富翁。亨利福特显然是在追逐利润,但世界并不因此而走向末日。这次情况不同。我有一种感觉,金所做的一切并非仅仅是为了利润,他还有别的意图。我想搞清楚这个‘别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但没过多久,一天就这么匆匆过去了。约翰逊等人等候了那么长的时间,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收获。他们仅各自得到了一张卡片,证明他们在队伍中排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