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教育学  发布:2022-05-07  ★★★收藏章节〗〖手机版

一年之后,婷儿又遇到类似问题,她的处理方法老练多了:

昨天,老师给我们讲《春晓》这首诗,老师说:“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的,他是唐朝的。”可是我听成是宋朝的了。回家以后我问妈妈:“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妈妈说:“是唐朝的。”我说:“妈妈,那老师说错了,她说是宋朝的。”妈妈说:“不会的,一定是你听错了。”幸亏我没有像原来一样,站起来纠正老师。

忍受讥讽和噪音,锻炼适应能力

自从发生了在课堂上纠正老师读音的事情之后,班主任对于婷儿的印象明显不如原来了,婷儿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老师很少叫她,有时她忍不住替那些答不出问题的人回答问题,老师就会不客气地说她是“攒花儿!”(成都方言,意为“爱出风头的人”)“就是你最攒!”这样的情景反复重演,一次又一次地打击着婷儿的学习积极性,婷儿对于语文课的兴趣下降了。

我并没有就此去找老师交换意见,而是单方面要求婷儿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希望借此培养她的适应能力。

那天中午,婷儿在吃饭的时候对我说:“以后上语文课我再也不发言了。”我问为什么呢?婷儿就把上述情况告诉了我。说心里话,我对老师的做法很不赞成,但为了维护老师的威信,我还是对老师的做法进行了正面的解释。我告诉婷儿:“老师不叫你,是因为她知道你已经懂了,所以她要叫那些可能不懂、也可能不专心听的人起来回答。这是老师为了让大家都专心听课想出的办法。你抢着替别人回答,老师就弄不清楚那些答不上来的人到底懂没懂----”

“所以就会批评我。”婷儿一点就通,马上接过话来说,“那你说我以后到底还举不举手发言呢?”我让婷儿自己先提方案。婷儿想了想说:“如果是简单的问题,大家都抢着发言,我就不举手,如果是困难的问题,大家都不肯发言,我又回答得上来,那我就举手。你看怎么样?”我当然觉得这样很好,同时又补充道:“简单的问题你还是要举手,但是不要在乎老师叫不叫你,只要让老师知道你懂了就行了。”婷儿对这个解决办法很满意。班主任也因为婷儿的改变和婷儿总是能答好难题,逐渐改变了对婷儿的看法。

我经常对婷儿说,成都人有一句话说得好:“会怪的怪自己,不会怪的怪别人。”遇到问题若是怪别人、怪环境的人,只会消极等待别人改变,而改变别人往往超出我们的能力,于是问题就会卡在那里得不到解决,吃亏的还是自己。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应该主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追究别人的责任。

在小学阶段,婷儿经常会为此而想不通,多次眼泪汪汪地提出质问:“凭什么呢?”经过多年的重复和实践,上中学时婷儿已经形成了“自我调整为主”的行为模式,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婷儿经常会说到这样一句话:“既然这不是我们能改变的,还是说我们能做些什么吧....”

除了适应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外,适应物质环境的能力也很重要,婷儿也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婷儿上一年级时,距我家阳台仅5米远的外单位楼房里搬来了一对卡拉OK迷,小两口常常在晚饭后唱个没完,音响又开得大,调子又唱不准,唱到10点还不停,周末更是呼朋唤友唱到半夜。周围的邻居说也罢,骂也罢,他们从来不理睬,婷儿经常被吵得心烦意乱,做作业也很难专心。

每当婷儿向我抱怨的时候,我都态度平静地对她说:“既然我们没有办法让他们不唱,就只能适应这种状况。你就趁机练习抗干扰能力吧。你想想看,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为了锻炼抗干扰能力,还专门到莱币场去看书呢!你就向毛主席学习,练习在嘈杂的环境下专心致志的能力吧。”

其实我对那种缺乏公德的行为也很讨厌,但我十分注意不在婷儿面前流露自己的厌烦情绪,以便增强她锻炼抗干扰能力的信心。同时也要求她不要给自己不良暗示,以免强化自己的厌烦情绪。我教婷儿反复在心里说:“让他们吵吧,我照样能专心学习。”直到自己坚信不移为止。婷儿6岁起就开始用这种积极暗示法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对于增强她的心理承受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不少家长仅仅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和技能训练,对于适应能力却很少过问。实际上,孩子的适应能力对以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因为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可以决定他智力才能发挥的高低限度,随着年龄增大、知识增多,适应能力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生理适应能力差的人,换个地方连吃住睡都感到不能适应,也很难正常发挥才能。还有些才华横溢的人陷入人事僵局后一辈子都无法自拔,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