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烦了,那就走开。因为她们口中念叨的你的名字,与你既有关又无关,就算是棋手心中的假想敌吧,由她们一步步厮磨去。也像读小说,警官老盯着冉阿让,挺紧张,又挺好看。
观赏时间一长,我们也会对棋手产生由衷的同情。好可恨的这盘残局,害得棋手们耗掉那么多光阴。小说中,警官也比冉阿让更值得同情。
夜色降临了,催棋手早些回家吧,好好睡一觉,明天,最好不要再到这里来。《悲惨世界》,也该早点读完。
说到底,一切都会过去。
那么,永远不要为自己而过于生气。
余秋雨
十
来信
余教授:
我学的是国际财经,却喜爱文学艺术。只要有可能,我总是尽力抽时间观赏电影、戏剧、舞蹈,平时也听音乐、看小说。由于专业课程的负担很重,我没有可能花时间好好消化这些作品,更不可能找同学讨论、找老师请教,因此老是觉得没有完成欣赏过程,一切都半生不熟,囫囵吞枣,有点遗憾。唯一找到的弥补办法,是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里翻看一些文艺报刊,希望那儿能有一些文章帮助我。但是,多翻看几次,令我惊讶的现象发生了。凡是我觉得好的作品,报刊上总是否定得最多,而那些明明平庸的东西,却历来找不到批评。我看了两部美国写人性的电影,热泪盈眶,但报刊门对这两部电影好话不多,讽刺有加。我最喜欢的两位中国导演,从偶尔翻到的外国报纸看,国际上的地位也不低,但我们的报刊几乎不作研究,整版整版配了照片宣传的电影,我和同学们都毫无观赏兴趣。更不可思议的是,有的报刊评选全国最差演员和作家,把我很喜欢的那几位全都评进去了。
我周围的同学,平日骂得最多的是那些泛滥成灾的概念化、公式化的假大空作品,这些作品很少有观众,却始终在源源不断地上市,兴高采烈地获奖,对这种情况,报刊间几乎不予批评。相反,哪个演员有了一点道听途说的传闻,各种报刊不容辞白、不作调查就一起上阵,用最严厉的词句齐声责斥。
以前,我一直以为可能我的艺术欣赏水平和文化判断能力有问题,但时间一长,又觉得并非完全如此。在香港凤凰电视台看到杨澜对您的采访,才知道您的许多看法与我很接近,因此我增强了自信。您说,为什么我们报刊间的文艺批评会变成这个样子?
卓菲
回信
卓菲:
首先要说明,您在报刊上看到的那些文章,总的来说不能算是文艺批评。要不然,真正的文艺批评家要提抗议了。
我看产生这类文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一些年龄比你略大几岁的大学毕业生,厌烦了从中学到大学的正统教育规程,在这些正统教育规程中,教师对中外文艺作品的分析,基本上都是肯定的。这种沉闷状态一定会引发反叛,当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发现自己居然能对著名作品发表否定意见并说得头头是道,深感痛快。肯定的语言方式早被老师用完了,再用就傻,于是自然而然呼应成一个以苛评为业的年轻群落。这对社会文化思维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年长的群落已疲于发言,更不愿作吃力不讨好的总体研究,于是,话语重心倾斜,造成一有好作品就出现大量否定意见的情况。坚持公正每每失之于枯燥,批评庸俗又容易带上官气,都是年轻人所不屑为;
二,社会上言路初开,报刊繁多,竞争激烈,不少报刊为了吸弓赎者必须寻找刺激性的话题。政治性的刺激不敢,经济性的刺激势必扰乱市场,剩下有三个领域,司法领域、体育领域和文化领域还有可能产生刺激性。司法领域的刺激性在于案件本身的真实情节和宣判结果,缺少评论空间;体育领域比分明确、胜败公平,靠评论来颠倒乾坤的可能不大,而文化领域则有可能。于是,你所说的种种愚人节般的游戏就在文化领域频频出现了。总的说来,这是报刊为了增加发行量而产生的自然要求,又因文化事业本身的软性状况而容易被搓捏,无可奈何,不足为怪,但当这种倾向成为一种趋势,我们的文化秩序和文化坐标实在堪忧;
三,长期以来,我国文化界一直轻于建设,重于破坏,轻于创造,重于评论。而事实上,最被轻视的最烦难,最被重视的最轻松,因此很多人选择了后者,即最被重视又最轻松的一途:破坏和评论。破坏而受重视,是因为它声势夺人;评论而受重视,是因为它居高临下。例如在我自己培养的学生中,哪一个要认真地写出几个高质量的电影剧本,可能要付出很多年的艰苦努力,相反,如果用一个晚上写一篇批判某位名导演的文章,就会给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他已取得了与这位导演同等、甚至更高的文化方位。正是这种错觉,引诱了我们文化领域某些部位的超常发育、某些部位的日渐萎缩。在此需要再一次说明,超常发育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艺评论机制,由于激愤的呵斥和琐碎的议论充斥报刊,连这种机制也萎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