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5  ★★★收藏章节〗〖手机版

你让我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一个巨大的蛤蚌,置身在千仞海底,在明月朗照之夜,便敞开蚌壳,把透入海水的月光吸进去。它最喜欢的是中秋之夜,那时候秋高气爽,天空澄澈如洗,月光入水,直射海底,照亮了海底的幽暗。尤其到了后半夜时,万籁俱寂,海水静止,月光如练,巨蚌开壳,随着月亮旋转,不断地把月光吸进去,吸进去就变成了珍珠层,百年千年的积累,一层一层地覆盖,终于变成了圆润的宝珠……不管是大蚌小蚌,都有吸食月光的习性,就像不管是粗人细人都有爱美的习性一样。万人里也难挑出一个完美无缺的美人,同理,万颗珍珠里也难挑出一颗完美无瑕的宝珠。所以这样的宝珠,就如同超凡脱俗的美人,几百年才能出一个,如同西施,如同昭君,如同貂蝉,如同玉环……她们都是蒙了上帝特别的眷顾降落人间,都有通灵的本性啊!

你说,历代的帝王,没有不爱珍珠的,不爱珍珠就不是帝王了。从秦始皇到溥仪,都用珍珠装饰他们的龙袍和皇冠,连罗马教皇的帽子和权杖上,都镶嵌着珍珠。没有不爱珍珠的帝王,更没有不爱珍珠的女人。埃及艳后用珍珠镶嵌她的床,武则天用珍珠镶嵌她情人的阳具,慈禧皇太后更是爱珠成癖,她头戴珍珠冠冕,身披珍珠袄袍,足蹬珍珠鞋——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进贡给她的,用了一钱重的走盘珠八百八十八颗——睡觉用珍珠帐幔,骑马用珍珠鞍,连她用的马桶上都镶着一圈大珍珠。她还喜食珍珠粉,是她发现了珍珠美容的价值,有十个面目清秀的小太监专门给她研磨珍珠粉,她不但喝珍珠粉,她还用牛奶调成珍珠糊糊搽脸涂身,连屁股都不放过,七十多岁了还皮肤白嫩,犹如少女。大太监李莲英经常骂身边的宫女:你们这些下贱东西,太后的屁股也比你们的脸白嫩!李莲英负责给太后穿衣服,他的话应该是可信的。慈禧皇太后下葬时,棺材里铺了半尺厚的珍珠,每一颗都是精选的,她的寿衣上缀满珍珠,尸体上盖着两层珍珠网被,她的口里含着一颗大珍珠,据说是颗夜明珠。当军阀孙s殿英带着士兵炸开坟墓、撬开棺盖时,就看到一道白光从太后的嘴里射出,把黑暗的墓穴都照亮了。她的身上生满了白毛,一点都没腐烂,有人说她就是那只经常在金銮殿的梁头上出没,后来让道光皇帝用鸟枪打死的白狐狸转世,那只白狐狸死后将魂灵附在一个宫女身上跟道光皇帝叫板:皇帝老儿,你害了我的性命,我要亡了你的清朝!其实根本就不可能有白狐狸转世这回事,慈禧尸体历经几十年不腐,并且还生出茂密的白毛,这都是珍珠之功啊!

几千年前,咱们红树林边上的人,就开始为皇家采珠。当时的人把我们的先人们叫做“蛋民”,明朝有本书,叫做《天工开物》的,上面就画了我们红树林边的祖先们采珠的情景。咱这里的地方官,干脆就叫做“珠官”,珠官有时候是个肥缺,有时候也是个苦差事。珠有灵性,“珠官”如果过分贪婪,珍珠们就结伴迁移到外国去了,有时到交趾,有时到暹罗。珠走了,珠官完不成皇帝的指标,他就要倒霉,甚至被砍了头。如果他能体谅民情,不穷征暴敛,珍珠们也许就迁了回来,那样他就可以完成任务,除了发财,还可以得到皇帝的赏赐。珍珠们就这样有时跑走,有时回来。但我们的祖先们无处可逃,就像那些捕毒蛇的人,尽管祖祖辈辈都要让蛇咬死,但还是以此为生,甚至以此为荣。他们驾着小船,不管有珠无珠,成年累月,在大海里出出进进。有时还要趁着月光下海,“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常常是一对夫妻一条珠船,妻子驾船,丈夫潜水。有珠处必有鲨鱼,有大珠处更有成群的大鲨鱼,千年老参处必有老虎,成精珍珠处定有鲨鱼,鲨鱼就是护宝虫。下海捞珠,就等于从鲨鱼口里抢肉吃。几千年来,究竟有多少人葬身海底喂了鲨鱼,谁能数得清!珠农们让珠官逼急了,忍无可忍时,也会群起反抗。明朝那个给皇帝前来催珠的朱太监,不是个东西,心比鲨鱼还狠,发明了残酷的刑法“火龙缠”,把烧红了的铁锁链往人身上缠,整死了许多珠民。那一年珍珠都跑了,跑得比暹罗国还远,大概去了爪哇国,驾着采珠船根本去不了的地方,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与其让“火龙缠”烧死,还不如造反,于是珠民们便在一个叫珠娘的女中豪杰的煽动下造了反。人们点起火把,举起棍棒,冲进珠官府衙,把那个太监从床底下拖出来,活活地打死。人们恨透了他,在他的蓄满脂油的肚皮上挖了一个洞,然后把火把扔上,点燃,火苗子蹿起三尺高,半个时辰后,朱太监灰飞烟灭。珠娘煽动珠民们造反用的是迷信方式,其实也就是装神弄鬼。她冒充珍珠娘娘附体显灵,喊出了造反的口号:杀了“猪”,宰了“羊”,珍珠娘娘好还乡。杀“猪”宰“羊”不是目的,让珍珠娘娘还乡才是目的。“猪”,自然是作恶多端的朱太监。“羊”呢?“羊”是帮朱太监抓人的捕快头儿杨群,一个武功高强、能够双手打飞镖的恶棍。“猪”死在珠民们手里,“羊”死在小萝卜床上。小萝卜是一个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有胆量的妓女,她在萃花楼挂牌营业,杨群是她的常客。小萝卜每次接待杨群时都闻到他身上有股子烤人肉的气味,知道他每天都用“火龙缠”整人,劝又不敢劝,不让他上身又不行,每次她都紧咬牙关,把头歪到一侧,憋得哞哞直叫,像头小牛,她越是这样子杨群越是来劲,金枪不倒。送走了他她就呕吐,直呕得小脸苍白,像个死人。实在无法忍受了,她就在酒里加上了蒙汗药,把他麻翻,然后用裤腰带在他的脖子上打了一个结,把全身的力气都使上,终于将他的舌头勒出来,为民除了害。勒死杨群后,小萝卜自己也悬梁自杀了。事发之后,官府派重兵前来镇压,红树林边的男人基本都被杀光,女人也所剩不多,所以明朝中叶大约有五十年间朝廷停了红树林的珍珠课,其原因固然与珠民造反、珍珠远徙有关,更重要的是,能够下海采珠的人基本上被杀光了,朝廷不得不停。那位顶着珍珠娘娘神位的珠娘,被官府拉到广场,脱了衣服,上了“火龙缠”。兵丁们刚把“火龙”缠了她的身,就有大雨从天而降,霹雳闪电,震动耳鼓,骇人听闻。降雨的地方只有半亩地大,周围是一片晴空丽日,这分明是苍天示警,兵丁们撇下珠娘,转身就跑,当官的根本拦不住。其实当官的也怕,当兵的一跑,他们也跟着跑了。等他们回来时,珠娘早就无影无踪。

养殖珍珠的成功,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我们的祖先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异想天开地实验养殖珍珠。马刚和熊仁,不但是我们南江的大功臣,在世界珍珠史上,也应该用彩笔写上他们的名字。可惜熊仁教授已经仙逝,但马刚老人还健在,首届珍珠节,我们一定要请他老人家做嘉宾。因为他们,我们南江每年生产的珍珠才能车载斗量。尽管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的珍珠数十吨计,但像这样的特大野生黑珍珠,依然是凤毛麟角,这样的珍珠依然是宝,这样的珍珠依然是灵物,世界珍珠史上的十大名珠,没有一颗能与我们这颗相比,我们这颗宝珠,是南海的镇海之宝,我们给她起一个名字吧,我们为她命名:南海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