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4  ★★★收藏章节〗〖手机版

问:“如何是道?”师曰:“墙外底。”(《五灯会元从谂传》)

问:“如何是佛?”师曰:“殿里底。”(同上)

问:“如何是大道?”师曰:“没却汝。”(《五灯会元景岑传》)

问:“如何是文殊(菩萨名)?”师曰:“墙壁瓦砾是。”(同上)

洪州系禅师以此方式来揭示道、佛无所不在的道理,可见他们在本体论上是具有明显的老庄化倾向的。其实,这也可以说是后期禅宗的普遍思想。如青原系诸禅师所谓“古佛心”是“墙壁瓦砾”(见《五灯会元良价传》)、“道”是“枯木里龙吟”(见《五灯会元本寂传》)、“佛”是“干屎橛”(见《五灯会元文偃传》)等等,便同样反映出了这种明显的老庄化倾向。

【文学史链接】

1、相关文学典故

臭腐神奇

凡蜂酿蜜,……咀嚼花心汁,吐积而成,润以人小遗,则甘芳并至,所谓臭腐神奇也。

(宋应星《天工开物蜜蜂》)

每下愈况

南宋儒者似又窃释氏绪馀,此即庄子所谓每况愈下。

(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

乃闻设官分部,数至十二,已开虚縻廪禄之端,商榷阁员,每下愈况。

(章炳麟《致袁世凯商榷官制电二》)

2、文学技法

笔墨之灵,能将人之隐微曲曲传出。……笔底烟云,其精思眇义,都在无文之中,无字之下,令人眼头心头,隐隐跃跃,有如神观止之叹。未知文以道而妙乎,抑道以文而妙乎?

(方人杰《庄子读本知北游》总论)

此篇摹写道妙,只是一“无”。在全部为直指奥窔之文,然其虚明解脱,已曲尽文家衬射之妙矣。

(宣颖《南华经解知北游》总论)

绘山者绘影,绘水者绘声,绘咸阳一炬者,绘火并绘风,已极绘事之奇,究不若此之绘空者运笔于形声之外。至文妙文,后人更从何处临摹!

(刘凤苞《南华雪心编知北游》对“光曜问乎无有”故事的评论)

【集评】

夫窈冥、寂寞、希夷、微妙者,至道之真体。体固不可以情求,不可以智窥,惟以无知而为得矣。此庄子因而作《知北游》之篇。

(王雱《南华真经新传知北游》题解)

前篇通体发挥一“真”字,此篇通体摹写一“无”字。真者道之本根,无者道之化境,由真以返于无,即无以窥其真,一部《南华》,只此二字尽之矣。《中庸》论性命之旨,不外一“诚”,诚即“真”字实际,而终之以无声无臭,亦犹《知北游》之以无为谓归结全篇也。

(刘凤苞《南华雪心编知北游》总论)

【思考与讨论】

1、在揭示道体虚无特征方面,此篇所论比《大宗师》篇更为具体深入,请予细心体会。

2、禅宗可谓是最具有中国化特征的佛教,试述其所谓“道”、“佛”概念对本篇有关思想的承因与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