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标签:诗词鉴赏  来源:印象论坛  作者:刘定光  发布时间:2009-09-14  ★★★加入收藏〗〖手机版
摘要:刘定光:乡村行吟者一上个世纪西方诗人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二十年前,一个年轻的天才诗人说:“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

刘定光《妹妹》

虽然那时候定光的诗歌看上去还那么嫩稚,但我却非常喜欢那种初写诗歌的不染纤尘的清新感,那种唯美的感觉,那种对未来生活充满的向往。

我和定光都是从乡村长大的,都有着强烈的乡村情结,这也表现在我们的诗歌上。所谓“乡村情结”,说到底还是人类的固执的家园梦想。因为,现代人,漂泊在城市里的现代人,早已经丧失了家园,成为无家可归的人了,所以,我们总是把目光投向人类源初的乡村。因为备尝乡村生活的艰辛,但又保持着对乡村的美好自然的向往,这是我对定光的诗歌有着共鸣的主要原因。

我曾经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做过大致的分类,认为现代汉语诗歌主要有“神性——半神性”的传统和“口语——物欲”的传统。神性传统主要由短命王子海子、骆一禾和戈麦开启,之后绵绵不断地影响了后人的诗歌写作,包括我们80后一代的泽婴、谷雨等等,定光无疑是这个谱系的湖南的80后代表。虽然我并不排斥口语诗歌,但以我个人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自然更加倾心于神性的传统。

城市的扩张,乡村的变迁,这对现代中国诗人的心灵冲击,是至为巨大的:

和故乡越近 却离人群越远
  仿佛一个流浪回来的少年
  面对深陷绝望的母亲

全村已是改革开放的气息
  并不欢愉 也并不悲哀。
  它们冲刷着贫困和光阴

也滋生这一代又一代
  在泥土根脉和丰收家园间
  敌对的 年轻的灵魂

刘定光《回乡》

这首诗歌颇有唐朝诗人宋之问诗歌的意味:“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不过古代的家乡始终还是诗人的根所在,是我们日思夜想、魂萦梦绕的所在,因为那是我们真正的源初的家园。但是,自从市场经济、工业文明侵入我们的家乡,也就是所谓的“改革开放”之后,那个家乡就不是我们以前的家乡了。自然风光的破坏,家园的破碎,更为严重的是,人心大变,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阂,使我们的诗人大为惊骇,直至失语,这是诗歌停顿的时刻。

我们不得不漂泊在城市里,但却不是我们灵魂的最终归宿地,只是暂时休憩的地方,是旅途中的旅馆而已。它还能为诗人提供怎样的诗性的语言呢?

一个在小城醒来的人 最早看到窗台上
  雨水的梅花脚印。它们从小坡上走来
  轻得像一种古老的语言。哦,这透明的布道声
  临窗听雨的人 在那沉静的时刻 感到这潮湿的身子
  比出生到这个尘世时更加干净

  • 好学触屏公众号虎力全开、杨帆起航!
  • 好学考试H5触屏版开放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