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嬉戏和浪荡!”
这说明布瓦悲伤到了极点。
到了冬末,听说莱里达已经拿下来,但又有消息传来,年青有为的统帅又打算围攻托尔托萨。这个打击使不幸的克拉里莎失魂落魄。可怜的女人明白,春天一来又要开始新的征伐,公爵更不能回法国了。她已经心衰力竭,这一来便卧床不起了。
克拉里莎情形很糟。她对自己的病情心里明明白白。她知道自己病入膏盲,幼女无依无靠。不幸的女人并不怕死,只愁抛下的小女儿连一处哭妈妈的地方都没有,因为她这种穷人只能葬在公墓。已故的丈夫倒有几家远亲,但她不能,也不愿意去向他们求助。至于克拉里莎的娘家,她连一个也不认识,因为她生在法国,母亲也死在这里。何况她心里明白,就算能够指望英国亲戚方面的援助,现在也远水解不了近渴。死神已在等待着她。
有一天布瓦在病人的房里呆得很晚,她一直在发烧。夜里,他被克拉里莎凄惨的呻吟惊醒,跳下床来,穿起衣服奔向她的房间。但他走到门前不敢进去,也不敢敲门。克拉里莎一边哭泣一边出声的祈祷。小巴蒂尔达被她惊醒,呼叫着妈妈。克拉里莎哭得更加伤心,从床上抱起女孩,放在自己的膝上,一句一句地教她跟自己祷告。每祷告一句她都要说一声:“上帝啊,听听我的小女儿的声音吧!”母女俩一个刚刚离开摇篮,一个就要踏进坟墓,齐声向唯一的救主祈求。这深夜的一幕,凄凉哀惋,以致布瓦难过得暗自跪下默默发誓:如果巴蒂尔达不幸失去母亲,他就担起抚育幼女的义务。上帝听了母女的哀诉,遂作出了这个安排。
第二天一早,他走进克拉里莎的房间,一向拘泥的礼教也顾不得了。他抱起巴蒂尔达,把自己的脸紧贴近女孩漂亮的小脸,轻声说道:
“放心吧,天真可怜的孩子,世界上总有好心人的!”
小女孩用两手搂住布瓦的脖子和他亲吻。布瓦热泪盈眶,但一想到不该在病人面前哭泣,以免惹她伤心,便忍住眼泪,掏出了怀表。为了掩饰自己的感情故意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嗯,已经九点三刻,我该走了,杜罗什太太。”
布瓦在楼梯上遇见医生,向他打听病人的病情。医生是出于怜悯才给克拉里莎看病,所以也无需隐瞒。他告诉布瓦,病人已经活不了三天。
布瓦四点钟下班回来,看到楼里的人神态慌张。医生临去时嘱咐女看门人该给病人行圣餐礼了。于是有人去请牧师。不久,牧师带着教堂的从事前来,敲着小钟走上楼去,也不打招呼就推门进了病人的房间。教会人员突然来临,使克拉里莎惊恐万分,但她仍然虔诚地垂下双手,仰面望天,迎接上帝派来的使者。布瓦一听见唱赞美诗的声音,马上明白了阁楼上发生的事情。他大踏步奔上楼去。在克拉里莎的房间和门外的过厅里聚集了全楼的女人。她们是按照当时酌风俗跟随教会从事来的。临危的人面色苍白,一动不动,要不是眼里嚼满泪水,一定会被人当成墓地上的大理石像。牧师和教堂从事站在床前高唱赞美诗。巴蒂尔达已被带走,为了不影响病人履行临终的宗教仪式。小女孩躲在一角不敢哭叫。陌生的人和莫名其妙的歌唱吓住了她。巴蒂尔达在这群面色阴沉的人中一看见布瓦就象见了唯一的亲人,立刻扑了过去。布瓦抱起她跪在临终病人的床前。这时,克拉里莎的视线又从天上回到人间。她一定是再一次向苍天祈祷,请赐给她女儿一位可靠的保护人。她一眼看见巴蒂尔达正在那位唯一的朋友怀里,临终者的目光探进布瓦纯洁和忠诚的内心深处。她大概看出了他心里的想法,忽然从被子里欠起身来,把手伸给了他,轻轻发出一声高兴而又感激的呼声,这一呼声只有天使才能听懂。随后她好象是为此耗尽了生命的最后的力量,突然失去知觉,倒在床上。
宗教仪式已经完成。牧师和教会从事先走出去,信徒们也跟着去了。只有好看热闹的闲人久久不散。其中有好几个女人。布瓦向她们打听,谁能介绍一位有经验的看护。有人推荐一位,旁边的人也为之帮衬,说此人具有担负这种光荣使命的一切美德,所以有很多人争着请她,常常需要提前一个星期付给工钱。布瓦又问她一周工钱多少。这位妇人答道,要是别人她就要十六里维尔,但是这位可怜的太太看来并不富裕,她情愿每周收十二里维尔。布瓦今天刚刚领到本月的薪金,遂从衣袋里掏出两个艾扣,也不还价就递给了那位妇人。看样子她如果多要一倍,他也不会含糊。这样出人意外的慷慨引起了种种不利于临终人名誉的猜测。一定是行善积德之事过于罕见,所以一当出现就被人歪曲,被人怀疑为动机不纯或是别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