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又称感觉转移或类比。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相互沟通。有时,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会产生其他感觉器官所应产生的感受:听声音觉得甜,看颜色觉得暖,空气似乎有重量,气味好像有锋芒,这种现象就是通感。

在艺术创作中,通感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它可以是由视觉向听觉的转移。如宋祁《玉堂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春”本来是视觉形象,无论是“春色满园”还宣‘红杏枝头”,从正常的感觉来看都与听觉无关,但作者偏偏用了一个“闹”字,可见在作者的心理上视觉已转化为听觉。王维“色静深松里”,以“静”形容水色平缓也属于这种情况。它也可以是由听觉向视觉的转移。韩愈《听颖师弹琴》:“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诉诸听觉的音乐唤起对勇士、浮云、柳絮、天地的感受。通感还可以是由听觉向触觉的转移。刘长卿的“寒磬满空林”和杜牧的“歌台暖响”以表示温度的“寒”、“暖”两字来描写清远的磬声和喧闹的乐声;白居易听商人妇弹琵琶产生了“间关莺语花底滑”,“水泉冷涩弦凝绝”的感受。实际上,通感远不限于上述几种,它还可以是由触觉向味觉,由嗅觉向听觉的转移等等。通感不仅常见于中国的古典诗歌中,也经常出现在外国诗人的笔下。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就大量运用了通感表现手法。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创作的著名十四行诗《相应》便借助通感表现了声、色、味的内在联系。作者由一股香气联想到儿童丰润的肌肤、柔和的笛声、碧绿的草原,由漂渺、浮荡的回声联想到黑夜与白昼。

尽管通感在艺术作品中屡屡出现,作家艺术家要形成艺术的通感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有赖于大量的创作实践。只有平时对各种生活现象有专业的关注,有意识地对其特征加深了解,善于将不同事物的特征加以类分和对比,才能在创作中将不同的感受联系起来,加以勾通。通感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利用通感构成的特殊审美意境,可以突破对事物的一般性了解,传达出比喻、象征所难以传达的特殊审美体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正是对艺术通感独具的艺术效果的深切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