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7  ★★★收藏章节〗〖手机版

现在这些伟人横七竖八地挤在泥土之中;他们在世之时,多少王国的疆域都不足以供他们纵马驰骋,如今为了遵照经济的原则,他们只分得那么小小的一块土地,那么贫瘠而黑暗的一个角落。他们曾企图使自己的英名占有世世代代人的思想,获得人人的钦羡,如今他们的坟墓上,却千方百计地雕出种种图案和装饰,只为了吸引游客偶然的一顾,免得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就把他们的名字忘怀。看了这些,想到人生的虚空,我又几乎忍不住要惨然一笑了。

我在诗人祠里面逗留了一些时候,诗人祠者,只是寺内一个十字形侧堂的一隅[yú]。这儿的纪念碑,一般都很朴素;因为文人的生涯大多平凡,缺少可供雕刻的惊人题材。莎士比亚和艾迪生①有全身的纪念雕像;其他诗人大多只有半身雕像或肖像牌,有些只有碑文。这些纪念碑虽然朴素无饰,我发现游客总是在这儿停留的时间最长。伟人和英雄的墓碑,华丽是华丽了,但只能引起他们冷淡的好奇心,或是模糊的羡慕之情;诗人的墓碑却勾起了他们一种更为亲切的情爱。他们留恋左右,就像置身于朋友和知己的墓旁;因为在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友情。别种人物之闻名后世,完全要靠历史的媒介,而历史总是变得愈来愈模糊,愈来愈隔膜;作家和他的读者之间却永远保持着新鲜、活泼和直接的交谊。作家与其说为了自己活在世上,不如说为了读者。他为了要和后世的人作更亲密的交谈.不惜牺牲他当时周遭的享受,自绝于社交生活的乐趣。但愿世人都珍重作家的声名,因为作家的声名并非用暴力和流血的手段攫取而得,而是以不断施与快乐的善行换来的。但愿后世能永远纪念他的恩赐,因为他所遗留下来的,并非空洞的名字和虚夸的行为,而是智慧的宝库,思想的结晶,和珠玑的文字。

出了诗人祠,走向寺内安置帝王陵寝的地方。这部分以前都是礼拜堂,如今已被伟人的坟墓和纪念碑所占有,我每次转身,都可遇见一些显赫的名字,或是一些在历史上以权势著称的家族徽号。当目光扫入这些死人之室的时候,我瞥见许多奇形怪状的雕像:有的跪在壁龛里,好像正在祈祷;有的横卧在坟上,虔诚地合着手掌;武士身穿铠甲,好像刚从战场归来;主教戴着法冠,手持圭杖;贵族身穿礼服,头戴小冠,好像殡殓以前供人瞻仰似地躺着。此处的古像,看来异常拥挤,可是每一个形体又是那样静如止水,寂然无声,使我们觉得简直好像置身于神话中的古城里的那座大厦,里面所有的人都已在骤然间化成了石头。

我走到一座坟前,立住脚步深思起来。坟上躺卧着一个全副武装的骑士雕像;他一臂挽盾,两手一起紧按在胸前作祈祷状,脸孔差不多全给头盔掩盖住了;两腿交叉,表示此骑士曾经参加圣战。这是一位十字军人之墓,当年的热血武士之一,他们曾奇妙地把宗教和浪漫事迹交织在一起;他们的业绩构成了事实与幻想、历史与神仙故事之间的联系。装饰这些冒险者的坟墓的虽然只是粗陋的纹章和哥德式的雕刻,它们本身却都生动如画。它们和古老教堂的格调最为相配,通常也唯有在古老教堂里才会发现这种武士的坟墓。它们很容易引起传奇性的联想:罗曼蒂克的故事和豪迈而华贵的武士作风;提起十字军东征,人们就不由得想起这些曾为诗人歌咏过的题材。它们所代表的是一些在我们记忆之外的人物,一些对我们完全陌生的风俗习惯。它们像是从遥远的奇乡异邦搬来的古董,我们对于那些地方并无确定的知识,只有模糊而空幻的想像。这些哥特式坟墓上的雕像,具有一种极其庄严肃穆的气概,它们的身躯舒展,仿佛是在长眠,或是正在作临终之前的祈祷。现代的纪念像上虽然多的是奇异的姿态,过分的雕琢,和象征性的陪讨,却远不如这些雕像能够深探地打动我的心弦。古墓上的碑文,很多精心之作。也曾使我感动。古人在立言方面确有高明之处,他们懂得如何把话说得很简短,同时说得很漂亮;有一家贵族的墓碑上这样写道:“男儿皆勇女儿贞”,我不知道还有什么碑文能比这句话更为崇高地把家族的价值和荣誉意识表达出来。

在诗人祠对面的十字形侧堂内树立着一座纪念碑,它是最著名的现代艺术杰作之一;但在我看来,与其说它壮观,不如说它可怖。这是法国雕刻家罗比亚所设计南丁格尔夫人之墓。纪念碑的底脚刻的是两扇撞开的大理石门,门口窜出一个披着尸衣的骷髅。他正举起标枪,向受难者投掷,尸衣也正从他枯槁的身上滑卸下来。南丁格尔夫人倒在她那谅惶的丈夫的臂怀中,他正发狂似地拼命抵御,徒然地想要挡住那致命的一击。整个作品充满了活力,而且逼真得可怕;我们几乎觉得魔鬼张开的牙床间,正进发出一阵胜利的呐喊。但我们为何把死亡妆扮得如此可怕,在我们所敬爱的死者之墓的周围散布如许恐怖呢?坟墓的装饰应该激发对死者的柔情和敬意,或者有一种催人向善的力量。古人的坟墓并不要使人生出憎厌和沮丧的情感,而是叫人来哀悼和沉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