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大学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7  ★★★收藏章节〗〖手机版

如果曹家藏匿了废太子的一个女儿,而且被人告密了,事情败露了,皇帝不会仅仅是让这个废太子的女儿自尽,一定会立即打击曹家。可是书里面却写道,秦可卿在天香楼上自尽以后,贾家不但没有马上遭到打击,反而进入了一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新局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如果说在书里面,贾家藏匿秦可卿这个事情败露了,是有人告密;那么,这个告密者是谁呢?谁把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告诉了皇帝呢?为什么会是贾元春呢?

在生活真实当中,皇帝难道就真的那么愿意原谅生活当中的曹家吗?因此写到小说里面,写成贾家在秦可卿死了之后,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有一个大好局面出现,这样有合理性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要捋清《红楼梦》里面的叙事时序,就是《红楼梦》究竟它写的是什么朝代,什么时候的事?

为了讨论起来方便,我先把最容易回答的部分先说出来,比较麻烦的,我放在后头。最容易的部分是什么呢?就是《红楼梦》的第十八回的后半回起到第五十三回写的都是一年里面的事情。那么这三十五回书,所写的这一年是哪一年?就是乾隆元年。那么,它的依据何在呢?

第五十四到第六十九回这十六回,我又可以断定,它是写乾隆二年的事情,它就是一年一年往下这么写,它写的是乾隆二年的事。那么,它的依据是什么呢?

在上一讲最后,我把我自己探究的一个结论告诉了大家,就是《红楼梦》里面的秦可卿这个艺术形象,她的生活原型,是康熙朝废太子的一个女儿。那么这个结论出来以后,我就碰到了红迷朋友,他不太服气,跟我来讨论。当然,我自己的一些结论,并不要求别人都来认同,本来红学就是一个公众共享的一个学术空间,大家都可以鼓舞起来,各自发表看法。我就问他,你怎么想不通呢?他说,依他想来,如果曹家藏匿了废太子的一个女儿,而且被人告密了,事情败露了,皇帝不会仅仅是让这个废太子的女儿自尽,一定会立即打击曹家。可是他说,你看看书里面怎么写的呀?大家回忆一下,书里面怎么写的?书里面是这么写的,秦可卿在天香楼上自尽以后,贾家不但没有马上遭到打击,反而进入了一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新局面,这家的富贵荣华,还上了一个新台阶了!因此,他就跟我讨论,他就问我,他说,如果生活当中,确实发生了您说的那样的事情,而您又说,它是一个自传性、自叙性的小说,反映到小说里边,作者却又是这样来写,秦可卿的死亡,没有马上给贾家带来打击,更不要说毁灭性的打击了,不但没有遭到打击,反而贾家情况更好了!

我觉得,他这个思路挺有意思的。我相信,现在接受这些节目的观众,也会有同样的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小说里这么写了,究竟是生活当中,大体上就是这么一个状况呢?还是曹雪芹他在写这个故事的这一段的时候,他完全离开了生活的真实,去进行凭空的艺术想像?

现在我就可以很明快地回答大家,我跟和我讨论的这个朋友,我也是很明快地回答了他。我说,在生活当中恰恰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曹雪芹写入小说的时候,当然对原始的生活形态,有改变,有挪移,有夸张,有渲染,有回避,有遮掩,但是总的来说,生活当中基本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我说完以后,他就觉得,有一个新的问题要跟我讨论。我说,你先别着急,因为我在上一讲里面,最后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得先把我那个问题回答了,咱们再来讨论你这个新问题,他也觉得挺逗的,怎么研究《红楼梦》跟套罐娃娃似的,一个问题套着一个问题?我说,读《红楼梦》,这样才有意思。

大家记得吗?我在上一回最后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说在书里面,咱们先说小说,秦可卿这个事情暴露了,是有人告密;那么,这个告密者是谁呢?谁把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告诉了皇帝呢?记得吧?我上次提出这个问题。那么我说这个问题,我现在不绕很多的弯子,我也可以很明快地告诉你,你读完《红楼梦》,读完秦可卿之死,很快就会读到另外一个人的升腾,这个人是谁呢?就是贾元春!

十三回秦可卿死了,对不对?十四回、十五回基本都是写秦可卿的丧事,到第十六回就写了一件跟丧事反差很大的喜事。什么喜事?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因此从小说里面内在的情节逻辑来看的话,向皇帝告密秦可卿真实身份的这个人,应该就是贾元春。实际上,你现在仔细想一想,贾家的命运,贾家如果比喻说,一只鸟的鸟身子的话,他们家的命运就是两只翅膀的扇动,决定家族的提升和陨落。贾家一方面他们藏匿、收养了一个义忠亲王老千岁的骨血,一个女儿,这就是秦可卿。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从小说来看,你能明白,因为义忠亲王老千岁,虽然“坏了事”,但是“坏了事”并不等于说,这支力量就彻底地毁灭掉了,它还存在,他们还可能从“坏了事”的状态转化为“好了事”。所以从小说来看的话,宁国府隐藏了这样一个人物,把她一直作为贾蓉的媳妇,把她调理成一个气象万千的一个女性,就是在进行政治投资。这是往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个政治力量这边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