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有意的模仿。有意是不只学,而且心里想,嘴里说。这种模仿,一般说是起于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等;也有人说,六朝末年,陈隋之际已经露了苗头。这股风是来自对骈体的厌倦。骈体盛行于南北朝到唐朝中期,行文要求工整的四六对偶,这有如缠小脚走路,纵使缠的人觉得美,很不方便是任何人都会感觉到的。并且,内容大多是风花雪月,写很费力而并不实用。这样,骈体这个像是很美的工具就成为不适用的工具。不适用,不能不改,于是就有了古文运动。大的方向是改用秦汉的散体写。用骈体写的是时文,所以模仿秦汉写的是古文。但这是就概括的格局说,至于实践,那就还有不少分别。分别之一,秦汉作品,有不少偏于古奥,但那是任时代的自然;古文运动的有些作家就不然,而是有意追求,如柳宗元就是比较突出的。分别之二,秦汉时期对于对偶,也是任其自然,碰巧就用,碰不巧就不用,如果说间或是有意,那也是有意用,而不是有意不用,如贾谊、枚乘等就是这样;古文运动的作者就不然,而是尽力躲避,惟恐沾染一点点骈体的气味。分别之三,秦汉时期,尤其先秦,作品都是言之有物,并且没有正统观念,孟子骂杨墨无父无君(《滕文公下》),韩非也可以骂儒墨非愚则诬(《显学》);唐朝古文运动的首领韩愈,口头也是着重文章内容的,他标榜“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可是他所谓“师”,不是师先秦诸子的各抒己见,而是“师古圣贤人”(同上),具体说是要宣扬孔孟之道。风花雪月换成孔孟之道,由表面看是化虚为实,值得欢迎。可是看后果却又不完全是这样,因为一方面,唐宋以来的古文,通病是气势盛而思想贫乏;另一方面,由宋朝开始的经兴文,以及渐渐转化成的八股文,即使不是古文的嫡系子孙,也总是近亲。分别之四,上一节曾谈到,秦汉的文已经有腔调,但那是任语言的自然;古文运动的作家就不然,而是有意地深追,不只在实行方面要求后来居上,而且想在理论方面找到根据。韩愈在《答李翊书》里曾谈到“气”,说“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好像气是内容方面的事物;其实,纵使它不能完全脱离内容,可是想使读者感到,却不能不靠表达(曹丕《典论论文》说“文以气为主”,气有清浊,如音乐有巧拙,显然也是指表达方面)。我们读韩文,其中多数篇章确是使人感到气盛。宋以来数不尽的文人读韩文表示赞叹,主要原因也是感到气盛。这气的理论到清朝桐城派手里就说得更神乎其神,是:“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其实说穿了不过是在腔调上下了大功夫,比之秦汉多了浓厚的造作成分。
古文运动在唐朝是创始时期,经过宋朝尹洙、梅尧[yáo]臣、欧阳修、苏氏父子等的努力才获得彻底胜利。大方向都是学秦汉,用散体写,可是大同之中有小异。如与唐的古文作家相比,宋的古文作家,尤其欧阳修和苏轼,行文比较平易。还有,同是宋代作家,风格也不尽同,如曾巩用力求精炼,文章就显得造作气重;苏轼就不然,写小札、笔记之类,行云流水,像是毫不在意。此后,大声疾呼学秦汉的是明朝的前后七子:前七子的重要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等,后七子的重要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等。口号都是“文必秦汉”,可是拿起笔,就连韩愈的“师其意,不师其辞”的主张也忘记了,而是生吞活剥,甚至剽窃,以致内容和文字都无足取。这股歪风当然要引起反感,于是有唐宋派兴起,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学唐宋其实是间接学秦汉,因为唐宋也是学秦汉。这学唐宋的风刮到清朝成为方苞、姚鼐等的桐城派,多讲义法,也就是更在表达方面下功夫。其后恽敬、张惠言等发思古之幽情,用秦汉的高古自然矫正桐城派的拘谨,成为阳湖派,就模仿的口号说,算是又回到文言的老根据地,秦汉。
以上说的是以秦汉为标本以及其中的大同小异,总的说都属于模仿的水流。有没有这股水流之外的文言?这要看从哪个方面说。如果只是看口号,明朝晚年以袁宗道、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可以算,因为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模仿,主张文章好坏,关键在达不达,不在古不古,意思是不必学秦汉。但这是就方向说,至于动笔写,那就还是离不开秦汉,因为他们用的是文言,想避开秦汉的格调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