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 背景色:
  • 字体颜色:
  • 字号: 加大
  • 默认
  • 前一章|122 / 185|后一章

李贺

雪下桂花稀,

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

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

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

镜中双泪姿。

李贺诗鉴赏

长安应进士举失败了,这对李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本来李贺在洛阳参加河南府试之后,是满心高兴到长安来应试的,但是他万万料想不到现实对他竟是这样残酷。这真是人才毁灭的悲剧。他怀着悲哀绝望的心情,黯然伤神地离开那曾经使他热切向往的京城。这首《出城》就是他离京的时候写出来的。

雪花在飘飘扬扬,大地白茫茫的,虽然时间是桂花盛遍的深秋,但在大雪覆压下,桂花显得稀稀落落;雪天里,一只被弹丸击伤的乌鸦,耷拉着翅膀在空中飞着,回到自己的巢去..这一幅凄凉冷落的景色是诗人哀伤感情的形象化,它又暗喻着自己落选,受小人攻击失意而归的境况。在前两句凄冷背景的映衬下,三、四两句诗人刻画了自己在归途中的落寞孤寂的形象。他骑在瘦驴下孤单的身影,倒映在清清的灞水里;萧索的朔风劲吹着,帽带低垂,象是在朔风中萧瑟着。

以上四句白雪、桂花、飞鸟、朔风、骑着瘦驴的诗人,构成了一幅情感哀戚、色调惨淡的画面。在这幅画面里,我们看见孤独的瘦诗人,骑在一匹瘦驴上,怀着一腔哀愁,在风中雪里,踽踽行进..

诗的后四句转入抒情,“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两句抒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回到家乡又重温家庭的欢乐温暖,这是值得欣慰珍重的;但是入京应试,“被弹”而归,孑然一身,一事无成,真是可悲。

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当中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卿卿”两句则是通过猜想到家之后,和妻子相聚时情状的描写,进一步抒发自己悲苦的心情。他想到,这次入京应考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全家都希望他成功,尤其是他的妻子。这种境况下回家,有什么可说呢?他心爱的人儿,在相互见面之时,当然会忍着苦痛关切地细问详情,只应是相对无言,回首镜中只见两双泪眼默默相向而泣。

这不只是个人的坎坷际遇,也是中唐时期不少诗人所共同的,人才被压制毁灭的悲歌。

开愁歌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

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

临岐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

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

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

莫受俗物相填。

李贺诗鉴赏

李贺一生际遇坎坷,情绪抑郁。每遇到一定的场合,感情就象缺堤的河水奔泻而出。这次从长安回家,经过华山之下,那苦闷的情感激流又汹涌奔突了。诗的开头两句,把眼前的景物作为起兴。秋风萧瑟,卷地而来,百草都枯萎衰竭了;寒气袭人,苍茫的暮色里,远处耸立着的华山,在青蓝青蓝的雾霭中现出那碧绿的身影。这是兴体,它在诗中的作用是为主人公勾画出一幅抒情的背景。这幅背景的基调是肃杀萧瑟的。但是那高耸的华山的身影,却在肃杀萧索之中增添了桀骜不驯的力的色彩,使人为之振奋。这幅背景与下面的抒情,在情调上十分吻合。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两句是直抒胸臆。仕途坎坷不得意,这位心志很高的青年诗人,满腹愁闷是可以想见的;诗中用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像枯萎凋零的兰花。这一比喻把看不见的感情给形象化了。兰花,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是被视为高洁美好事物的象征;现在美丽的兰花枯萎了凋落了。

这兰花就如诗人那哀伤的心。“衣如”一句形容眼下自己贫困的处境,用以加强“不得意”和悲愁的描写;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自己穷困的处境描绘得形象鲜明,并为下文解秋衣换酒作伏笔。“临歧击剑”一句的主语和前句一样,是“我”,亦即诗人自己。诗人一腔愤怨悲愁,无法排解,于是在岔路拔剑起舞,以排解苦闷;舞剑的时候,发出一阵阵铜钟般的怒吼声。这一动作描写把诗人心底的郁闷怒火完全流泻纸面,心潮激荡到顶点。

“旗亭”四句写诗人在愁苦激愤之中,虽临歧击剑仍无法排解,于是下马到酒店贳酒消愁。解秋衣贳酒,这就回应了上文“衣如飞鹑”穷困潦倒的描写。

本来已是秋风卷地的秋寒时节,秋衣是少不得的;但只有这件秋衣还值钱,大概只有它才能赊得一壶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