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当局所料,总理遇刺,在全国尤其是新德里引起一片骚乱,烧、杀、抢事件屡屡发生。人们一见锡克人就打,甚至把锡克人从汽车里拖出来,活活打死。新德里到处充满了仇恨的情绪,锡克人汽车被烧毁,商店被洗劫一空。当时的印度报道称之为“黑色的星期三”。
面对这种局面,新总理当晚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紧急呼吁全国各阶层人民,在这“极度悲痛的时刻”,保持镇定和最大限度的克制,恳求各政党、各教派协助政府渡过难关,维护印度的完整和荣誉。
英迪拉甘地的灵堂设在她先父、已故印度总理尼赫鲁纪念馆。
11月1日,即遇刺的第二天,她的遗体在她儿子的护送下,用装饰着鲜花的炮车从官邸运到纪念馆。遗体上覆盖着印度三色国旗。印度总统宰尔辛格和副总统首先前来吊唁,并献上花圈;接着而来的是政府内阁成员和各界社会名流。
在整个瞻仰遗体期间,前来吊唁的各界人士川流不息,人们为印度失去一位杰出的总理而悲痛万分同时又为这令人发指的暴力行为深恶痛绝。
轮流守灵的还有甘地夫人的儿孙们。她生前在他们身上倾注了无限的感情,就在遇刺的早上还与儿孙同桌进餐。
11月3日是英迪拉甘地总理举行国葬的日子。国葬仪式是典型的印度教徒的宗教仪式,在新德里附近的米木拿河边,离她父亲尼赫鲁火葬不远的和平森林里举行。
这一天上午,灵车从尼赫鲁纪念馆开出来,在拥挤不堪的大街上缓缓移动。前来送葬的60多万人使灵车几乎无法通行。人群中有的愤怒。有的哭泣,更多的是悲哀。灵车在12公里的路程上竟然走了三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时,米木拿河畔10英尺高的灵台上,已经架好下包括檀香木在内的200多公斤柴火。甘地夫人的家庭牧师主持了她的葬礼。这位牧师,20年前为她的父亲尼赫鲁,4年前为她的儿子桑贾伊主持了同样的葬礼。
下午3时50分,火葬仪式正式开始。甘地夫人的遗体被送上柴堆,在吠陀经的朗读声和低回、悲壮的哀乐声中,长了拉吉夫甘地手持火种,围绕母亲的遗体走了七圈,然后将柴堆点燃。尸体随着柴堆缓缓燃烧,化作缕缕青烟,悠悠然向太空飘去。
亲属们放声痛哭。印度总统宰尔辛格和副总统以及政府高级官员都默哀致敬,祝愿甘地夫人不朽的灵魂得到自由。参加葬礼的5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特使,也模仿着亲友和印度官员的做法,每人手中拿着一片草叶,依次向燃烧着的柴堆投放,绕灵台转一圈,向死者表示最后的敬意。
柴堆和遗体继续燃烧,人们神情专注地肃立在周围,望着袅袅升空的青烟,不由追忆这位政治英才杰出的一生:英迪拉1917年11月19日生于印度北方邦的圣城阿拉哈巴德市,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的独生女。她家是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族,她祖父是著名的大律师。英迪拉的童年正处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动荡岁月之中,祖父母和父母经常被捕入狱,不满5岁的英迪拉经常到监狱去探视亲人,政治过早地来到了她稚嫩的心田。
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英迪拉从小立志从政,对于家庭琐事,甚至婚姻大事都毫无兴趣。后来,青年律师费罗兹甘地闯入她的家庭,并经常出入尼赫鲁家,受到了她父母的赏识和好感。1942年英迪拉与费罗兹举行了婚礼,二人刚度完蜜月,又因参加独立运动而双双被捕。1960年,费罗兹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1947年,尼赫鲁出任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英迪拉作为父亲的助手和总理官邸女主人的双重身份,开始参政。在国内,她主持总理官邸事务,起着“第一夫人”(她母亲在她19岁时不幸早逝)的作用;在国际上,她随父亲出访许多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她见过蒋介石、西哈努克和杜鲁门总统,后来随父访华,会见了毛泽东和周恩来,又随父参加了在雅加达举行的万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