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在许多问题上,不该韧着,这纯粹是理论;可实际上,韧着的人,却总是占便宜,或至少不找罪受。
坏了,我到底是要说初好还是不好?好像也没了主意。
1986.5.12
文化“交流”
开放、交流,这是当然的事儿。什么都交流,文化能例外吗?
可我老有点儿提心吊胆。
听朋友说,西安那地方好。好处之一,是随便到城外的哪个村庄去,都能在农民手中买到地道却又便宜的出土文物。
“乡下人这两年也精明了,再加上农民式的小狡猾,很会作生意。手里攥着古文物,单等洋人出高价,出外币。”朋友说。
我没去过西安,可我见过洋人抱着假古董坐飞机返回他的故园。我也见过报上登的消息,说是在美、德、苏等大国的博物馆里都有专门陈列中国古董的大屋子。别问,这些都是从中国“流”出去的。因为,在那些国家的土地上不生长这些。中
国古文物,是中国的物产,这大概不用考据。
在日本吃饭,忽见店家摆出全套漆器餐具,那份儿精美远超过福建的工艺。端起碗来,却极轻,这才知道是塑料制品。福建的漆器真惨,我想,这不值钱的便宜货,非得把漆器顶趴下不可。漆器的工艺技术,也一定“流”出去了。从中国到日
本,两个多钟头的飞行时间,流出去点儿什么,容易得很。
北京也不含糊。我从《参考消息》中看到,景泰蓝的整个工艺技术,几年前就“流”到了一衣带水的邻邦。人家“交”给了咱们什么,报上没登,我不敢妄猜。凭我再细心,也没见报上登出,这让景泰蓝工艺“流”出的当事人,得到了什么应
当得到的惩处?小小的惩戒,我想大约不为过吧。可惜,我当不了法官的家。
洋人懂交情。所以,见了华人总要送点儿洋礼。送的都是人家的“土特产”;小至圆珠笔、电子表,大至彩色电视机、录放机、冰箱之类。中国人民懂交情,礼仪之邦嘛!不回报点儿礼物,显得小气。回赠也是土特产,小至描金漆扇、鼻烟壶、雕花烟斗,大至笑尽世人的弥勒佛,交流嘛!
我有位画家朋友,在东邻颇吃香。于是,每有东渡扶桑的代表团之类,回国之前,都求他“随便画上几笔。”怕海关不让出去还请他专门写明送给某“太郎”、某“幸子”,外加一纸证书,准其出境云云。该画家叫苦不迭,是因其不懂交流之
重要意义耳。
由此上溯,想到中华国运衰微之时,古文物成了救命的神丹,自皇帝至总统、总裁又至末代皇帝,全把古文物“宁赠友邦,不予忠奴。”再加上洋朋友的连抢带骗,中国的宝贝“流”出去可谓多矣!而且遍及五洲,无论到哪个“番”邦,都可
见到中国的磁器、古玩,甚至到今儿,“中国”的英文名字都叫“磁器”。可人家近一个半世纪都“交”过来什么,那就得好好儿查查中国近代史了。不然,说不清楚。
幸亏,中国人多、历史长,历代积存的坟墓不少。设若不是风雨变幻,大多夷为平地,那我们今天活人能经历的地方一定不多。但唯其如此,平地下也就有不老少的玩艺儿。连种地都能刨出两千多年前的银币来,您想,咱们该有多少宝贝。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