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就像一座冰山,这台机器有百分之九十的体积和功能都藏在地下,其秘密都隐藏在直接深入地下足有六层楼高的搪瓷竖井——一个被九曲回肠的迷宫环绕的火箭一样的外壳,内有复杂的过道、数不清的电缆和氟氯烷制冷系统的排废装置,等等。底部的动力发电机总是以一种低频的嘈杂声嗡嗡地叫着,使密码破译部的人们有迫近幽冥之门的感觉。

像一切伟大的科技发明一样,万能解密机也是现实需要的产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安局见证了彻底改变情报侦察界的电信革命——公众进入互联网。更具体地说,是电子邮件时代的到来。

犯罪分子、恐怖分子和间谍特务早已吃够了搭线窃听的亏,对这种全球通信的新玩意儿自然是欣然接受。电子邮件有着传统通信方式的安全和有线电话的迅捷。传送工具由于是借助地下光学纤维线,从不会被送入电波,因此绝对不会遭劫——至少理论上是如此。

但实际上,拦截那些穿梭在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对国安局的科技尖子来说只不过是儿戏而已,是小菜一碟。互联网并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是家用电脑的新生事物,其实它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被美国国防部设计出来了。那是一个庞大的电脑网络,是为了预防核战争而为政府设计的安全通讯系统。国安局里的耳目那时都是网络精英。通过电子邮件从事非法活动的人很快就知道他们的秘密可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隐蔽。联邦调查局、缉毒局、国内收入署和美国其他法律执行机构——再加上国安局里那些狡猾的黑客职员——都沉浸在无数的抓捕和不断的定罪的快感之中。

当然,当世界各地的电脑用户发现美国政府公然阅览他们的电子邮件时,他们义愤填膺了。甚至连那些只是通过互发电子邮件来自娱的笔友们也受着隐私被偷窥的困扰。全球的程序开发商们开始研究新的策略,确保电子邮件更加安全。他们很快找到了办法——公开关键码(注:因需二次解译故不必担心被他人破译的密码。)加密法,公钥加密法就这样诞生了。

公钥加密法看似简单,其实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主要是通过简便易行的家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的,它可以倒换(注:倒换,原文scramble,原指倒换(无线电、电视信号等)的频率(使之在无特殊仪器的情况下无法被接收)。)个人电邮信息,使之完全无法阅读。用户可以在写好信后,把信件通过加密软件进行加密,那么接收方看到的就是乱码——全然无法辨认,其实这就是个密码。这一传送物的拦截者在屏幕上看到的也只能是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