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很容易混淆。事实上,无论过去还是今天,将两者等同的大有人在。持这种看法的人看到了两者的内在联系,但片面性也由此而生,就是忽视了两者的区别。与流派相比,文学思潮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更广的外延。能称得上流派的,未必一定称得上文学思潮。反之,一定的文学思潮总是具有广泛的涵盖性。例如作为 20世纪西方文学主潮的现代主义,其内部流派举其要者就不下十几种。
所谓文学思潮,实际上是在一定社会历史中形成的具有共同社会理想、大致相近的艺术追求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文学潮流。共同的社会理想,是衡量一种文艺现象能否称之为思潮的首要标识。流派可以是创作风格的相同,思潮却必须以共同的社会理想为基础。人们习惯于把文艺复兴看做一种文艺思潮,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开创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当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喊出“回到希腊去”的口号时,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在做的,正是建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文化。反对神权、反对禁欲主义、反对蒙昧主义,倡导理性精神和个性解放,这些都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人的肯定,实质上是对资产阶级自身的肯定。参与文艺复兴的作家千千万万,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共同的。也正是由于这一点,由他们参与和推进的文艺复兴从一开始就有磅礴的气势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种文学思潮所显示的艺术追求可以由某种宣言来昭示,更常见的,则是比较系统的文学思想或文学理论。通常一种文学思潮总是对文学最本质的方面即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有严格的限定,例如,现实主义要求作家忠实于客观,浪漫主义要求作家忠实于自己的情感;而在一些具体的艺术手段方面,怎样处理又相对自由,这也是一种文学思潮之中能够出现多种流派的原因。文学运动经常伴随文学思潮的形成而产生。它即是文学思潮的孵化物,又直接推动文学思潮的传播。
文学思潮的形成和一定时期的社会思潮有密切关系。人们的历史要求、情绪情感、审美时尚反映在文学思潮中,因此它本身也是社会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思潮产生变更的年代,往往也是文学思潮最为活跃的年代。社会思潮的核心是哲学思想,一个时代占支配地位的哲学思想通常是这个时代文学思潮的先导,并为某种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开辟道路。哲学经过美学的中介环节影响到文学思潮,形成文学观念。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学思潮指导和规范着文学创作的基本趋向和文学流派的走势,又受到哲学、美学的引导和制约。
思潮叠变是文学思潮发展过程中特有的现象。在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相继出现,文学思潮的消长几乎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文学流派也有兴衰消长,但文学思潮的消长是在更长的历史背景和更长的时期中进行的。一种文学思潮左右一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文学创作并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