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懂音乐的人都知道,当两种乐器发生相同的震动频率,便会产生共鸣。共鸣发生时,每个乐器发出的声调都得到增强,从而形成最佳音响效果。文学欣赏中也存在共鸣,它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了相同、相通或相似。

类似的经历、遭遇往往是形成共鸣的基础。白居易的《琵琶行》记述了聆听洛阳江琵琶女夜弹琵琶的感受。初而津津有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继而心事重重,“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最后呢?“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身为朝廷命官,竟被一位普通女子的琴声感动得泪流不止,这不奇怪吗?其实怪也不怪。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 815年)白居易被谪贬九江郡司马,此时的他正是被朝廷遗弃的待罪之身。而琵琶女原是“商人妇”,此时也被薄情的商人抛弃。“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女哀怨的琴声勾起了白居易内心的苦楚,因而他才有那样强烈的情感反应。

在我国,阶级性一度被看作导致共鸣的核心因素。有人坚持认为只有同属一个阶级、具有相似的思想感情的人之间才能产生共鸣。共同的阶级属性的确是导致共鸣的重要因素,但这不是绝对的。那些优秀的山水诗、山水画就有广泛的感染力。例如郑板桥的水墨竹图就既为平民百姓喜爱,也经常挂在官宦之家的厅堂里。为林妹妹动心的也不在少数。

共鸣可以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读者身上。特别是那些没有明显表现出阶级意识,只表现了某种社会道德规范或是普遍的心理感受的作品更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那些《无题》诗历来为人称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千古绝唱,千百年来不知打动过多少读者。李商隐的这句诗表现了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至于爱情的阶级内容和时代内容,作者没有明说,读者也不必深究。读者的情史可以千差万别,幸福也罢,痛苦也罢,只要他对爱情有着同样的珍视和执著就够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地位并不妨碍他与作者达到内心沟通。

导致共鸣的因素实际上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传统,也可以是道德情操的普遍要求,还可以是特定的情感甚至人类某种共同的心理机制。产生社会效应是文学的内在要求。一部作品引发广泛的共鸣,是创作成功的标志。在共鸣的状态中,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在内心实现了沟通,情趣相投而特别富于同情心和理解力。对作品内容的感受因与切己的利益相关而更趋深刻。共鸣是最佳的文学欣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