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视角即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观察事物总要站在一定的方位,并要找到相应的切入点。或超然全面,或具体细微,这是由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双方面的条件决定的。但一般人观察事物时所具有的视角并不一定就是艺术视角。艺术视角除了表明这是作家艺术家所特有的外,还意味着它遵循某种美学规范,受一定的艺术经验制约。

常见的艺术视角有全方位视角、单一视角、复合视角、主观视角、客观视角几种。其中前三种是从观察者所处的地位来区分的,后两种则依据观察者对待观察对象的不同态度加以区分。传统的小说多用全方位视角。采用这种视角,作者的视野大于作品中每个人物的视野。作者犹如一出戏的总导演。他的意志无所不能,他的眼光无所不在。他预设了人物的结局,他也了解这些人物的过去和现在。他甚至能看透每个人物的隐秘内心世界,而这个世界,人物本身有时也说不清楚。总之,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是他笔下人物的上帝。他在冥冥太空任意摆布他们,全然无需解释自己何以具备这种能力。相对于全方位视角,单一视角比较固定。单一视角既可以从“我”的角度写,也可以从“他”的角度写,也有少数作品用第二人称“你”。单一视角是否有更多的局限?这要看怎样理解。从审视角度的固定和片面来说,这确是一种局限,但在另一方面,角度的固定并不妨碍向人物或事件的深度开掘。因此视角的单一并不必然决定着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复合视角是多个单一视角的交替使用。它与全方位视角的区别在于作者每选取一个视角,就和这个视角融为一体,而缺乏全方位视角的那种凌驾一切的审视态度。像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前三章主要谈凯蒂的风流韵事,但这件事是分别从康普生家三兄弟的眼中看到的。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叙述与这件事的关系。由于三人轮流担任叙事者,作品便展示了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

现代小说常用主观视角。作者通过“我”的眼睛观察世界。我所写的是“我”见到的,世界在我的眼中被过滤。采用主观视角的作品更情绪化,因为“我”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一些现代作品也采用了客观视角。如新小说派作家克洛德西蒙的《农事诗》。作品是这样开头的:“他五十岁。他现任意大利方面军炮兵司令。他目前驻守米兰。他身穿领口和前胸铺有金绣的军装。他六十岁。他监督宅前平台的收尾工程。他寒缩地裹在一件旧大衣里。他看到很多黑点。当天晚上他就死了。”活像一幅静物画。客观视角要求作家站在物的地位,绝对冷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它和主观视角形成鲜明对照。但实际上创作不可能是绝对冷静的。再冷静的描写背后也有一双转动的眼睛,因此客观视角的客观是相对的。

每个事物都有多个侧面,多种特征。作家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印象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角的变化往往导致一种全新的认识,带来新奇感,因此作家往往有意追求视角的转换。但实际上视角的转换又很少能够随心所欲。一定的视角总是与一定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模式相关。采用主观视角就意味着在你看来这个世界,以你的主观印象的方式存在,这样,视角的转换也就成了思维模式的转换和认识模式的转换。思维模式和认识模式都是相对稳定的,再加上作家受长期积累的艺术经验的制约,因此,一个作家如果习惯于采用一种艺术视角,轻易也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