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6  ★★★收藏章节〗〖手机版

灵感是一种重要的创作心态。作家常常有这样的感受,一句话或是一个人物很长时间写不好,但突然有一天,好像这句话、这个人物突然从头脑中蹦了出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他便下笔如神,长期困扰的难题迎刃而解。这就是灵感。关于灵感发生时的情况,我国古人早就有过许多描述。陆机《文赋》称:“感应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唐代李德裕说:“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惚恍而来,不思而至。”明代谢棒也说:“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

灵感往往是激活创作思路的重要因素。当作家处于灵感状态时,情感充沛,激情亢奋,感受灵敏而且富于捕捉力。思路敏捷而且四通八达,左右逢源有如神助。想象力异常活跃而丰富,各种记忆被唤起,心念表象纷至沓来。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同时,意志、欲望也被勾起,强烈的创作冲动喷薄而出。在灵感状态下,作家完全沉浸在自由想象的欢乐中,精神力量超常发挥,能够迅速直捷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因此往往事半功倍。但灵感从不轻易听任作家指使。无论是谁都不能对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灵感是可遇而不可强求的,而且一不经意,稍纵即逝。

这些特点给灵感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古往今来,关于灵感众说纷坛。有人待不可知论,也有人干脆将灵感归于神灵的魔力。柏拉图就曾声称灵感是“神力凭附”的“狂迷”状态。其实,虽然灵感总是表现为一种突发和意外,却绝不是纯粹偶然现象。重要的在于平日的积累。这种积累可以是有意识的,也不排除无意识的。曹禺曾说他创作《雷雨》,最初内心只有几个人物,一点想法。但这几个人物和一点想法却是在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中留在记忆中的。积郁多了,不吐不快,隐藏在内心的人物和想法就活了起来,它们遇机而突然涌现,就带动了整个创作。从曹禺的创作实践中不难看出,在灵感闪现并发挥它的神奇效力之前,有长期的记忆和思索过程的。事前有了大量的积累和长时间的思考,这就好像存储和堆积了大量易燃的干柴。一旦有某种机遇,灵感之火便被点燃。由此看来,我国古人所说“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是很有道理的。

灵感被看作一种思维方式,是相当晚近的事。长期以来,人们屡屡谈及灵感,却又把灵感仅仅局限在心理知觉的层次,并不视其为思维形式,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灵感的思维过程感到难以把握。显而易见,灵感是有背于逻辑的。灵感发生时,常常表现为逻辑的中断。其次,灵感思维运用哪种材料,经过哪些阶段?也相当模糊。近年来脑科学的发展,为进一步探索灵感的生理基础提供了可能,灵感作为一种思维的状况也日渐明晰。根据许多脑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人脑是由众多的神经元组成的。几个或多个神经元的联结,便构成了“思维的大脑神经回路”。神经回路的不同构成方式可以造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收敛型的回路可能与抽象思维有关;发散型的回路可能与联想思维有关;假如有的回路突然接通,这便可能与灵通思维有关。

概而言之,灵感思维有以下特点:

(1)运用形象的材料。这是创作灵感的显著特点。作家的灵感往往是表象的突现,即使是创作思路的突然贯通,常常也和对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的认识和把握骤然明确有关。

(2)具有突发性。思维的结果往往不期而至,思维的过程或隐或显,常常不为所觉。(3)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冲动,并遵循作家比较稳定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趋势。(4)认识水平骤然飞跃,逻辑的发展阶段被省略。(5)相对而言,灵感思维又有不稳定性,并常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交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