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赤水市近日决定引资近亿元,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桫椤天然集中分布区赤水河流域打造“中国侏罗纪生态公园”,力图重现两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
1983年专家在这里发现上万公顷“恐龙食物”桫椤树,却至今没有发现恐龙的蛛丝马迹。侏罗纪时代,这里是否真是恐龙的家园?如果是,恐龙到底哪里去了?为何至今没发现恐龙化石?如果不是,上万公顷的桫椤树代表了什么?桫椤树为何在此繁盛地生长至今?
重返侏罗纪
1983年,一个科考队在赤水河畔金沙沟发现了大片桫椤树,这一发现使中国的这个偏僻山沟举世闻名。1984年,我国建立了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桫椤等珍稀濒危植物及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保护面积13300公顷,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桫椤天然集中分布区。
桫椤是一种起源古老的大型树蕨,其种群在一亿八千万年前与恐龙同生共荣,享有“活化石”的盛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宜生环境是中生代侏罗纪时期的“避难所”。
专家认为,侏罗纪时代有三个重要特征:较厚的红色砂岩、南亚热带气候和自然生态的原始性。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院教授屠玉麟说,标志着侏罗纪时代发育的红色砂岩形成的地貌叫丹霞地貌,赤水流域是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赵心益说,实际上红层的名字就是侏罗纪白垩纪红层。
这些过去曾处于湖低或河床的岩石,现在有的位于赤水河中,有的则登上了高山之颠,海拔高度相差1000多米,这样的落差,让走在赤水河畔的科学家对这里的地球运动产生了无尽的猜测:在距今2.3亿年前的中生代,赤水、习水地区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在侏罗纪时代,这里是湖泊和内陆湖盆,后来,造山运动将这里抬升为陆地,成为今天的红层高原,出现了大面积的丹霞地貌。
赵心益说,从地理位置上讲,遵义境内的赤水河流域位于中亚热带地区,但由于它处于贵州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热量特征基本上接近南亚热带的典型地区,热量标准和南亚热带的典型地区是一样的,它的气候带着侏罗纪时代的第二个特征——南亚热带气候特征。
侏罗纪时期的第三个特征就是自然生态的原始性。在赤水河流域的山沟河谷中,这种藤蔓植物和树木“绞杀”的现象四处可见,它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环境中的一种特殊的原始生态类型。
在赤水河流域常绿阔叶林中,物种资源丰富,有3000多物种,被专家称为珍稀物种基因库。这里物种丰富,全国10%的植物种类在这里分布,23%动物种类也能在这里觅到其踪。并且,这里保存了侏罗纪时代特征的最有力证据:存活了一亿多年的桫椤。
侏罗纪遗存
从1983年专家在金沙沟发现四万多株“恐龙食物”桫椤树起,科学家就一直努力,企图在这个地区找到恐龙的蛛丝马迹,可至今收效甚微。
屠玉麟说,恐龙以桫椤为食,如今恐龙早已绝迹,桫椤却在这里存活至今。一亿八千万年前中生代侏罗纪时期的地球,地球大陆十分潮湿,到处布满了沼泽与河流,桫椤生长十分繁密,与大型爬行动物恐龙共同统治地球,被科学界认为是“地球爬行动物时代”的标志植物。侏罗纪时代以后,由于冰川侵袭等原因,恐龙消失了,桫椤这种曾在地球上盛级一时的植物濒临绝种。
在金沙沟,却有四万多株桫椤躲过了地球上近两亿年的数次劫难,奇迹般地繁衍至今。桫椤的发现让科学家们兴奋和惊奇,屠玉麟说,桫椤被科学界称为冰川前期的“活化石”,它的存在对研究侏罗纪时期古植物、古地质、古气候、古环境以及生物进化的奥秘有着重要的价值。所以这里被科学家称为“桫椤王国”,“桫椤的最后一个避难所”。
1984年,在以金沙沟为核心地区,我国建立了第一个以桫椤物种为保护内容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不仅有四万多株桫椤树,还生长着与桫椤同一家族的众多蕨类植物,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刘青炳说,这些蕨类植物形态差异很大,数量多达200多种,良好的原始生态环境为它们在这里生存繁衍创造了条件,它们也与桫椤一起成为亲历古植物、古气候、古环境进化演变的“生物活化石”。
刘青炳说,同在金沙沟生活的福建观音座莲、杉树是和侏罗纪同时代的植物,通过化验专家发现,桫椤树、观音座莲、杉树三种物质是侏罗纪时期煤炭构成的主要成分,而在保护区范围内,一亿多年前的桫椤、观音座莲、杉树三种植物,至今仍然共存,这让专家惊奇。刘青炳说,这三种物质同一个小环境中存在,证明了这个地方仍然存在侏罗纪时代的小环境。
寻找侏罗纪
有桫椤就应该有恐龙,可至今无人在赤水河流域发现恐龙化石,村民在赤水市宝源乡的一个小小发现,引起了一阵骚动,让科学家开始幻想。
赤水市宝源乡村民发现,在这个村的一些巨型岩石上有形状象鸡爪的脚印,村民周兴隆说,乡亲叫它“天鸡石”。“天鸡脚印”长约42厘米,宽28厘米,不仅每个脚迹的长、宽相等,而且脚迹之间的距离也几乎相等,约60厘米,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
这所谓的“天鸡脚印”极有可能是这里的地质处于内陆湖盆时期,一种巨蜥类动物走过后留下的脚印化石,甚至有专家推测,这种动物很可能就是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的恐龙。
赵心益推测说,当时这个地区是一片古四川湖,边缘地带随着水的涨落干涸,在没有完全干涸的时候,恐龙在上面活动留下了脚印,又随着沉积,形成了质地不一样的痕迹,再加上地壳运动,把这块平的地层打乱了,抬升起来,形成了现在的恐龙脚印。
现在,发现的脚印化石是不是恐龙脚印还没有定论,但专家认为,赤水河流域能发现恐龙化石的可能性很大,由于抬升运动和崩塌堆积,这些化石被埋藏在了1000米以下的岩石下,或者在人迹罕至的陡峭峡谷中,很难被人发现。
侏罗纪猜想
难道赤水河流域真的没有证明恐龙存在的直接证据吗?专家提出更为大胆的猜想。
五百里恐龙之乡,亿万年恐龙之谜。世界驰名的侏罗纪恐龙化石产地就在四川自贡,而桫椤自然保护区至自贡的直线距离仅仅100公里左右。
近百年来,在自贡这块土地上已经发现了200多个恐龙化石点,出土的恐龙化石骨骼数以万计,几乎囊括了侏罗纪时期所有的恐龙类别。在自贡的恐龙化石发现点,也发现了大量生存至今的桫椤。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专家叶勇说,既然在赤水河流域发现了这么多桫椤,说明中生代时期,它当时的环境也可能非常适合恐龙生活。
甚至有专家提出另外两种更大胆的推测:因为当时地质运动变迁,恐龙集体迁到了自贡;恐龙非正常死亡后,被岩石深埋,或被洪水冲刷,来到了河湖交汇口的自贡。类似推测虽然至今仍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可以解释为何桫椤茂密的金沙沟没发现恐龙化石的原因。
赤水河流域是否真的有恐龙?没有恐龙,大量桫椤又说明了什么?有恐龙,恐龙到底到哪里去了?为何至今没留下一块恐龙化石?这些难解之谜让人们倍感赤水河流域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