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一生中面临着很多的危险:天灾、天敌、疾病等等。尤其弱小动物,须得随时防备天敌的侵犯,与之做斗争以求得生存。可以说,动物的防敌之术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东南亚的一种蜘蛛,能为自己制造替身。其方法是当它捕捉到飞虫以后,就用蛛丝将飞虫层层缠绕,缠到飞虫的大小与它本身相若时,它就将飞虫放在蛛网的显著位置上。那些以蜘蛛为食的飞鸟前来觅食,常常会错把蜘蛛的替身当作目标,蜘蛛因而保全了性命。
澳洲皱皮蜥蜴擅长装出一副凶狠的样子宋吓退来犯之敌。皱皮蜥蜴一般身长1米左右,一受到惊吓,它颈部布满刺状鳞片的皮肤就会鼓起,形成一个直径60厘米的圆盘,身形突然显得增大很多;它还大张其口,露出鲜黄色的口腔,同时发出嘶嘶的响声。这使得其天敌以为它是一种凶狠的动物,从而怯场逃之天天了。
太平洋里的海参十分机敏,一发现有危险情况,它就会猛烈收缩它香肠般的身体,同时排出一团纠缠在一起的内脏,留给天敌当作大餐,自己便乘机逃走了。几星期以后它会再生出一副完整的新内脏。
北美洲的枭目蝶,翅膀上长着一对像大眼睛似的圆点,可以吓退天敌。而这种形似枭眼的圆点,居然还有像眼球反光的光斑,奧妙至极。
哥斯达黎加的绿从螽斯是一位高明的伪装大师。它的身体呈黑绿两色,活像枯了一半的树叶。某些竹叶虫在停歇不动时极像小树枝。南美洲还有几种蛾,歇在树枝上就如一堆鸟粪。
蝙蝠是蛾的天敌之一,它有精密的回声定位系统,先发出高频声波,然后靠回声侦察猎物所在。那么蛾如何保护自己不被蝙蝠侵害呢?
首先蛾能在30米远处收到蝙蝠的高频声波,而蝙蝠的侦查范围只有6米,比较起来,蛾略胜一筹。
其次,蛾还有一套特殊本领,它可以在飞行中突然下坠,以避过蝙蝠的追捕,不过,这种战术并不一定总能成功,因为蝙蝠飞得较快,能追踪及赶上下坠中的飞蛾,在它落地之前擒获吃掉。
于是,蛾只得另耍招术来对付蝙蝠。有的采用花式飞行的方法,摆脱蝙蝠的追捕;有的虎蛾甚至能发出干扰信号,用超声波引导蝙蝠飞错方向。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树林中,可以说每棵树上的枝叶都不像它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些树上不知隐藏着多少形形**的昆虫呢。
竹节虫一般在树木的茎上进餐,为了防止敌人发现,竹节虫的形状和颜色,几乎与自己停留的枝茎没有分别。
有些昆虫外表看上去像一片真菌,有些像树棘上的角蝉,还有一些看上去极像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摆,它们都巧妙地伪装自己,逃过敌人的眼睛。
有一种天蛾的幼虫,它的“诈骗术”则更高一筹。在受到威胁时,它很快就把手脚全都缩起,而且滚作一团,现出一只假“眼”,这令它看上去像一条有剧毒的蝮蛇,前来袭击的敌人自然是“望而却步”了。
放屁虫,自卫术可谓是“惊天动地”了,在遇到袭击时,它会爆出一声巨响,随即向前来袭击的敌人喷出混合着过氧化氢及醌醇的臭液。
待敌人从巨响和臭液中清醒过来时,放屁虫早就逃之天天了。
在欧洲,放屁虫的形体一般都很小,但在印度,它们可以长到两英寸长。
放屁虫的臭液是有毒的,如果射人人的眼里,也会引起一阵剧痛。
“臭”名昭著的臭鼬,也会用毒液袭击敌人。不过臭鼬很懂得“先礼后兵”,它在射出毒液前会先发出两次警告:它先用前腿捶打地面,如果对方不接受这样的警告,它又会摇头作不满状,最后,臭鼬才卷起它那黑白分明的尾巴背向着敌人,射出一道能使敌人眼盲的毒液。
这种毒液是一种名为硫醇的硫化物,奇臭无比,中了这种毒液的动物虽然不至于丧命,但以后只要再碰上臭鼬,必定对它远而避之。可见,毒液的威力还是不小的。
麝牛在奋起抗敌时,非常懂得团结友爱,它们会组成壁垒森严的防卫网。
遇到狼群前来袭击,麝牛们会围成一个圆圈,把年老和年幼的麝牛围在中间,其阵势极像古时步兵列成的四方阵。
麝牛的牛角都低垂着,围成的圈子不停地转动,如果有狼走得太近,就会被牛角挑起抛向空中,摔下之后,母牛会立即上前将它踏死。
还有一种狡猾的动物——黏盲鳗,它的周身布满了黏液,相貌和鳝差不多。黏盲鳗的脊椎是由软骨组成的,所以全身非常柔韧。
这种动物在猎捕食物或与敌人斗争时先将自己的身体打个结,然后把利齿插入对方(一般是鱼类)的鳃内。然后,便凭借着身上的结拼命扭动着往里钻,越钻越深,最后完全进入对方的体内。
这时,黏盲鳗便可以放心地吃已死或仍在垂死挣扎的俘虏,吃到最后,只剩下皮和骨头。
黏盲鳗利用这个结的杠杆作用,还可源于以不进入猎物体内而直接将其肉撕拉出来。
另外,当它不小心被擒时,这个结又可以协助它用力逃脱。据说,这种滑不溜、懂得打结的生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