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科学就是要求得世界的真实面目。由于自然现象的纷繁复杂,由于我们的知识和观察手段在一定阶段的限制,我们对世界本来面目的认识总有一定的误差。科学的任务就是不断克服这种误差,弄清真象,逼近真理。为此达尔文才甘冒风浪之险,环球五年,去觅物种起源的根据;为此居里夫人才不避烟火,炼镭八年,去寻放射性的踪迹;为此,赫歇尔才不惮其苦地观察记录了10万多颗恒星,终于弄清了银河系的结构;为此卢瑟福才不厌其烦地分析了25000张基本粒子的照片,终于从6张片子中找到了人工转变元素的根据。人们为对付自然假象的蒙蔽,克服主观与客观问的误差,最有效的武器莫过于“认真”二字。所以在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最不能原谅的就是“马虎”一词。试想,科学的任务本就是克服主观与客观间的误差,而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却又制造误差,容忍误差,这岂不是自己欺骗自己?所以一切老实的,希望有作为的科学家,无不把“认真”二字刻在额头上,有了这件法宝,那就无论什么难题也要退避三舍了。
正是:
自然本是一座城,街巷门牌甚分明。
细心辨认都是路,马马虎虎行不通。
巴甫洛夫树工作要求极严,对自己也有极严格的规定。他每天总是上午九点开始工作,下午六点离开实验室,中间有一个半小时的午餐。到七十岁后,他的工作时间改为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他每天来和去都连一分钟也不差。下午六点一到就回家吃饭,饭后玩一会牌,七时到九时睡觉,绝不会客,家里的电话筒也拿下来。九时到十一时会客,吃茶点,十一时后工作到两点再睡觉。
巴甫洛夫就这样像一个时钟一样有规律有节奏的工作、研究、休息。.1936年新年刚过,2月27日,他突然病倒,一阵昏迷之后,脉搏跳到每分钟150次。他吩咐把神经病理学教授尼琪琴请来。这位老人很安祥地说:“我研究了一辈子生理,弄懂了一些生理规律,但并不能阻止和改变它。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我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我唯一挂念的是国家的科学事业,是下一代的年轻科学工作者。我已拟好一篇遗嘱,请您再为我读一遍,看还有无需要更改之处。”
尼琪琴教授含泪轻诵道:
“我对于我国献身科学的青年的愿望是什么呢?
第一点,最重要的,是连续性。
我每次谈起这个有效的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不能不感到心情上的激动。连续性,连续性,最后还是连续性!
从工作开头起,在知识的积聚上,必须训练自己严格的连续性。
为达到科学的预峰,你必须先从它的初步着手。当你还没有把前面弄清楚的时候,切不要急于往前进。切不要用大胆的猜度和臆测来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肥皂泡的美丽色彩,虽足以使你眩目,但迟早终要破裂,到那时除了怅惘以外,你什么也得不到。
你必须学习涵养和忍耐。在研究科学的时候,决不能怕用苦功——研究事实,对比事实,还要搜集事实。
试看鸟的翅膀,如果没有空气的支持,就不能使鸟体起来。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如果没有事实,你们就不能飞起。同样,如果没有事实,你们的理论都是白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