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nel(1);
感知的另一种表达是思维定式。一个思维定式(以下也简称定式)是你看事物的固定方式、观点、参考系统或信仰。你可能已注意到我们的定式常常远离事实,结果就产生了局限性。例如,你可能认为自己缺少读大学的素质。但是,回想一下,托勒密不也同样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么?
再想一下那个认为自己没法与继父相处的女孩,如果这是她的定式,她还能与继父搞好关系么?看来不行,因为这种想法限制了她。
定式就像眼镜,当你用不完整的思维定式来观察自己或自己的生活,就像戴着度数不准的眼镜。镜片影响你所看到的一切。结果,你怎样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个哑巴,这个信念就会让你成为哑巴。如果你相信你妹妹是个哑巴,你就会到处寻找并找到证据,在你眼中她就是个哑巴。另方面,如果你相信自己既聪明又灵巧,这个信念让你所做的每件事都显得更完美。
有个名叫克里斯蒂的少女告诉我她如何热爱美丽的山脉。有一天她去看医生,惊奇地发现其视力竟然大有问题。戴上隐形眼镜之后,她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而赞叹不已。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发现,山脉、树木、甚至路边的指示牌都这么丰富多彩,我以前想都没想到。真奇怪,直到亲身体会到事物的美妙时,我才知道我
过去的视力多么糟糕。”事情经常如此。由于自己错误的思维定式,我们不知错失了多少美妙的东西。
对于我们自己、他人和周围的生活,我们都有思维定式。让我们来一一审视。
对于自己的思维定式先停一下,考虑下面这个问题:我的思维定式究竟是帮助了我,还是阻碍了我?
我妻子丽贝卡在爱达荷州麦迪逊中学读高一的时候,有一次班上传阅麦迪逊中学盛装游行的报名表,丽贝卡和许多同学都签了名。她的邻座琳达却直接将报名表传给别人,没有签名。
“签名呀,琳达。”丽贝卡坚持要她签。
“哦,不,我不行。”
“来吧,很有趣的。”
“真的不行,我不是那块料。”
“不,你当然行,我觉得你很棒!”
在丽贝卡和其他女孩的不断鼓励下,最后她签了名。
丽贝卡没有再多想这件事。然而,7 年以后她收到了琳达一封信,描述她那天的内心斗争和对丽贝卡的感激,感谢丽贝卡的鼓励改变了她的生活。琳达在中学一直有一种自卑感,那天丽贝卡居然认为她是盛装游行的合格候选人,令她大吃一惊。她最后同意签名,只不过是想摆脱同学罢了。
琳达说,参加盛装游行如此令她不安,她第二天就去找了盛装游行的指挥,要求撤销她的报名。与丽贝卡一样,指挥也坚持琳达应当参加。无奈之下,琳达同意了。但是,这起了作用。琳达勇敢地参加了一个要求她展现最佳自我的活动,由此她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看自己。琳达在信中衷心感谢丽贝卡。因为是丽贝卡取下她
扭曲了的眼镜,打碎它,坚持让她去尝试一副新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