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修辞手段是比喻,文中有二十几个:“小溪展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闪闪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像眼睛”,“像星星”,“仿佛闪烁着数不尽的碎金”,“是谁在那儿撒下了大把大把的星星?”“如盘的月影躺在水底”,“洁白如玉”,“晶莹如镜”,“就像是童话里的境界”,“像一条白玉带”,“像柔软的绸带,”“像坚硬的松针”,“仿佛支支银针”,“有时像羽毛”,“有时像片片鱼鳞”,“有时像山峦”,“有时像羊群”,“就像无边的金色的地毯”,“就像闪动着一片冒号”。
这两种修辞手段,本来可以制成美好的新装,但是,作者把清新、生动的东西跟一些生硬的或不贴切的或已成俗套的东西夹杂在一起,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其实,更重要的是,即使都是好东西,这样堆砌来,堆砌去,不厌其多,反而会减低艺术效果,那清新、生动之气会变得平淡无奇,乃至索然无味。然而,有些同学很欣赏这样的猫,照样画起来了,于是又形成一个框框。这是值得好好想一想的。《杂谈》指出,“学作文,提高的一个重要动力是‘放’,即打破拘束。”
六
《杂谈》说,谈作文,人们总是要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不错,有人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指出:好的开头,或点明主题,或设下悬念,等等,这就有了吸引力;好的结尾,或总结全文,或说一些发人深省的话,这就使读者加深了认识。文章附有练习:给某一篇文章写三、四个不同的开头或结尾;把别人和自己写的好开头和好结尾分类整理,并加以简评。还有人写了这样一篇文章,讲常用的“照应”方法,说是:开头要和题目相照应,结尾要和开头相照应。这像是颇有道理,如:
李白的《蜀道难》,开头是:
噫吁,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结尾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开头点明主题,结尾总结全文,结尾和开头又互相照应,依上面的标准看,是好开头,好结尾。然而,李白以这种笔法写的诗很少很少。
同样,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开头是: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结尾是: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开头结尾紧密照应,只这四句就婉约而有力地抒发了乱世之中人们特有的离别容易会面难的感慨,也是好开头,好结尾。然而,杜甫的诗,有好些是最初开门见山、末尾戛然而止的,例如《石壕吏》,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开头,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结尾,十分朴素,十分自然,并无自己制造的什么框框。
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也是如此。他写近年来视力的衰退,开头是,“长久伏案工作,长久昼夜使用眼睛,到中年看书写字就要戴老花镜了。”结尾是,“现在新的《鲁迅全集》已经出版,我有一部,可惜我不能看了。”他写近年来听力的衰退,开头是,“我听觉不甚灵敏,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结尾是,“我只好把助听器关上,……我虽然跟他们在一起,实际是一个人独坐在那里了。”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你只会觉得生动、亲切,便一下子把“好开头”和“好结尾”的标准完全忘掉了。
鲁迅先生的杂文呢,其开头和结尾,少数是符合“标准”的,而大多数却可以说像夏天的云,乍看平平常常,再一看便变了,有了另外的含义,有时候,第三次看,又有了更多的含义。那些文章,全篇华彩缤纷,气象万千,用不着靠着“好开头”、“好结尾”去吸引读者和发人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