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做不到,不注意给孩子做出好榜样,使孩子心目中家长的形象大打折扣,其身不正,上行下效。
我曾读过这样两则新闻:
一则是在武汉一家商业银行工作的李女士在武汉江滩游玩时,不小心丢失了钱包和其他贵重物品。一位素未谋面的的哥拾得后,为了教育孩子,带着女儿主动送还了失物。的哥反复强调:
我今天还这个包,我女儿会一辈子记得。
另一则是某日,在北京站前街,一对父子打着免费指路的牌子,为游客义务指路。这位父亲是北京某语言文化中心的董事长,平时很忙,五一期间特意挤出时间带着儿子做公益事业。而父子俩的行动也带动其他热心人一同加入了这个行列。
上述两位爸爸的举动其实都很平凡,也不难做到。家长让孩子骄傲,许多时候并不一定来自惊天动地的壮举。看似平凡的一句话,一个细小举动,也常常能给孩子们以启发,也同样能够孕育他们博爱的心灵。
三、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创新能力。孩子具有一定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能力形成的过程更不容忽视,没有过程怎么会有结果?孩子能力形成有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
影响孩子思维习惯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是家长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家长与孩子不仅是血缘关系,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和人格示范的作用,这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育。因此,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勤学好问的好习惯。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来自头脑中的疑虑。爸爸要不断学习,培养自己对周围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孩子由于年龄小、知识少、社会阅历浅等原因,头脑中有许多的问号,所以频频向家长提问,家长应该耐心地给孩子解答。但有的家长由于长期不注意提高自己,所以不能给孩子正确的答复。这时便极不耐烦地责怪孩子多事,家长不知这样做是在扼杀孩子的好学幼苗,是在暗示孩子别想问题。
2大胆实践的好习惯。大胆实践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实践,这种实践主要是指人们直接参与其他人的游戏活动,各种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各种知识。第二种实践是指间接实践,这种实践主要是指人们学习他人已有成果的活动,如听课、读书、看电视等等。爸爸要利用双休日多带孩子出去玩,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孩子多了解社会。两种实践活动互相补充,缺一不可。通过实践,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同时通过实践发现疑问,促使我们积极思考,并最终引导孩子积极思维。
3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要想发现问题,除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外,还要有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观察是启迪人们思维的最基本途径。观察也是创造的基础,瓦特就是在观察热水汽顶起壶盖的现象,创造发明了蒸汽机。爸爸应注意培养自身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注意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现象,并最终言传身教,使孩子也养成这种好习惯。